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超早产儿出院至生后1岁体格追赶生长的特点,探讨其追赶生长规律,以指导临床干预工作。方法 选择从2013年8月-2018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并随访的超早产儿178例(男103例,女75例)进行临床研究。对其出院后至生后 1岁内的体重、身长及头围分别按实际月龄及纠正月龄参照足月儿生长标准进行Z评分评估并分析。结果 超早产儿出院至生后1岁体重、身长和头围均出现追赶性生长,出院至纠正3月龄身长生长速度最慢,纠正4~9月龄头围生长速度最慢。出院后最快的增长阶段在实际月龄4~6月。结论 出院后至生后6月龄内是超早期早产的快速生长期;体重与身长、头围的变化存在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出生胎龄的早产儿矫正24月龄内体格发育及神经发育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早产儿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8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高危儿门诊随访胎龄为23~36+6周的4 077例早产儿的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其中男2 283例,女1 794例;根据胎龄分为超早产儿(<28周)、早期早产儿(28~31+6周)、中期早产儿(32~33+6周)和晚期早产儿(34~36+6周)。体格发育采用Z值法,神经心理发育采用贝利Ⅱ量表评估。统计分析各组年龄别体重Z值(WAZ)、年龄别身长Z值(LAZ)、年龄别头围Z值(HCZ)、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并绘制各矫正月龄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指标变化趋势。结果 1)各胎龄组各矫正月龄相应体格发育指标(包括WAZ、LAZ、HCZ)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产儿组在各矫正月龄的各体格发育指标均小于其余胎龄组(P<0.05),其他三组在矫正1、3、6及12月龄内的各体格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矫正18及24月龄各体格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早产儿组各矫正月龄各体格发育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胎龄组WAZ及LAZ在矫正40周至矫正6月呈上升趋势,但在矫正6月至矫正18月出现下降趋势(F=5.572、4.867,P<0.001)。而各胎龄组HCZ在矫正40周至矫正24月总体呈现下降趋势(F=3.095, P=0.006)。2)超早产儿组在各矫正月龄的MDI及PDI均小于其余胎龄组(F=22.134、31.729, P<0.05)。早、中、晚期早产儿三组的MDI及P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产儿组MDI在矫正6月至矫正24月龄呈下降趋势(F=8.972,P<0.001)。结论 早、中、晚期早产儿在矫正24月龄内基本达到适宜的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而超早产儿在矫正24月龄内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及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早产儿早期(0~2岁)的体格及神经运动发育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及改善超早产儿远期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6—2019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高危儿门诊随访的258例超早产儿的体格发育资料,与中国九城市(2005年)的0~2岁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进行比较,对比不同年龄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Z值以及每个指标在不同年龄中小于第10百分位(<P10)及小于第3百分位(<P3)的分布情况;并用贝利Ⅱ婴幼儿量表分别在矫正6、12、18、24月龄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超早产儿矫正2岁时体格追赶发育仍不理想,其中身长较好,其次为体重,头围最缓慢,男童身长、体重、头围的Z值分别为:-0.31、-0.51、-0.87,女童为:-0.22、-0.43、-0.54;2)超早产儿矫正2岁以内身长、体重、头围<P10及<P3占比明显高于同龄儿童的理论值P10和P3,其中男童矫正2岁时<P10的对应值分别为17.78、22.22、28.89,<P3的对应值为2.22,13.33,15.56;女童<P10的对应值为13.04、26.09、 21.73;<P3的对应值为8.70、17.39、13.04,身长及体重<P10及<P3的占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头围在2岁以内均维持较高水平;3)超早产儿矫正2岁时的智能及运动发育水平与同龄足月儿存在较大差距,2岁以内呈逐渐追赶趋势,女童的发育略优于男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超早产儿矫正2岁以内的体格发育仍然未完成追赶发育,其中身长追赶较好,体重次之,头围追赶最缓慢,早期营养强化的重点应侧重头围及体重的改善。2)超早产儿矫正2岁以内的运动及智能发育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与同龄儿童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应强化训练至2岁以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