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袁瑞  黄铮  宋臻鹏  朱幸  沈建勇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0):1576-1578
了解湖州市中小学校周边即食米面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监管食源性疾病的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随机采集湖州市中小学校周边即食米面食品160份,开展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菌以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依据相关标准对其进行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结果 学校周边即食米面食品中总体不合格率为35.00% (56/16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不合格(31.25%,50/160).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20.63%(33/160),其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23份,金黄色葡萄球菌7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份.小型餐馆的不合格率高于小吃店(x2 =4.51,P=O.03),大肠埃希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水平相对较高.4-8月的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Z=-5.85,P<0.01),大肠埃希菌的污染水平不断上升(F=15.23,P<0.01).结论 湖州市中小学校周边即食米面食品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大肠埃希菌污染严重,且污染水平随气温升高而上升,尤其是小型餐馆,应加强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汞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消耗量大,易挥发,造成了环境中汞污染的直接或间接的人为来源。金属汞及其化合物主要以汞蒸气或粉尘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被污染水体和土壤中的汞由食物链逐步富集进入人体,给人体造成的危害。汞作业人员尿中汞的含量明显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关蔬菜中测定镉的方法有原子吸收法[1~3]、镉试剂比色法、原子荧光光谱法[4,5]等。笔者经实验验证,认为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具有快速、准确、简便、干扰少、高灵敏度等特点,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1)仪器:AFS-220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配有计算机系统和附有编码的镉空心阴极灯,MK型压力自控密闭微波溶样炉,25·0ml具塞比色管(玻璃器皿以5%硝酸浸泡24h后用去离子水洗净)。(2)试剂:硝酸、盐酸、30%过氧化氢(以上均为优级纯),5g/L氢氧化钾溶液,25g/L硼氢化钾溶液,镉标准溶液(1000mg/ml,为国家标准物中心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袁瑞  黄铮  朱幸  宋臻鹏  闻栋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9):1420-1422
  目的  了解湖州市学生午餐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为卫生监管、食源性疾病防制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随机采集湖州市77所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的学生午餐225份, 对其开展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菌、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测, 依据相关标准对其进行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  结果  225份学生午餐总体不合格率为2.67%(6/225), 其中大肠埃希菌>100 CFU/g的比例为1.33%(3/225), 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11%, 1.33%, 0.89%和0.44%, 金黄色葡萄球菌≥104 CFU/g和蜡样芽胞杆菌≥105 CFU/g的比例均为0。不同学校类型间学生午餐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不合格样品主要来自小学食堂, 其不合格率为5.63%(4/71)。  结论  湖州市学生午餐总体卫生状况尚可, 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尤其应加强对小学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以盐酸-硝酸(3:1)消化体系,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车间空气中锡及其化合物。方法在微孔滤膜中加入适量的盐酸-硝酸(3:1)混合酸,温控条件下消化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测定锡及其化合物浓度。结果本方法在0-200μ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最低检出限为2.1μg/L,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相对标准偏差的范围为0.6%-2.9%,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96.5%-102.2%。结论王水消化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滤膜中锡及其化合物,滤膜前处理简便,干扰少,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批量车间空气中锡及其化合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湖州市外卖配送餐中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监管、食源性疾病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和2021年随机采集全市网络外卖配送餐542份,开展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测,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外卖配送餐总体不合格率为12.92%(70/542),其中大肠埃希菌不合格率为9.78%(53/542),食源性致病菌不合格率为4.06%(22/542)。食源性致病菌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为6.64%(36/54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32%(18/542)、2.21%(12/542)和0.55%(3/542),蜡样芽胞杆菌>104 cfu/g的比例为2.78%(1/36),金黄色葡萄球菌>103 cfu/g的比例为零。在食品分类上,凉拌菜中大肠埃希菌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食品(P<0.0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均主要在寿司、沙拉和凉拌菜中检出(P<0.05)。在热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