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复合微量营养素(MC)对C57BL糖尿病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抗原表达的影响,探讨AM拮抗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小剂量多次注射STZ的方法(multiplelowdoseofstreptozotocin,MLDS)制备小鼠IDDM模型,经灌胃联合投予硒(Se)、维生素E(VE)、钒(V)、铬(Cr),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表达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抗原的淋巴细胞数百分比。结果IDDM小鼠外周血表达TNFα、IFNγ抗原的淋巴细胞数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而外周血、脾组织表达IL10抗原的淋巴细胞数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应用MC可显著降低IDDM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TNFα的表达(P<001),显著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IL10、脾淋巴细胞IL4的表达(P<001,P<005)。结论MC可通过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来调节IDDM时的免疫失衡,减轻胰岛自身免疫性损害,拮抗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慢性进行性过程。多年来,研究者致力于在临床上建立一个完善可靠、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好的定量研究体系,对股骨头坏死阶段,坏死范围、坏死部位和髋臼受累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估,同时对不同坏死阶段的预后估计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指导。本文就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定量研究领域的进展,包括临床影像学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指标的优化组合,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制备T1DM小鼠模型优化条件,为研究T1DM病因及发病机理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分另9应用不同剂量、不同性另0小鼠以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multiple low dose of stxeptozotodn,MLDS)制备T1DM小鼠糖尿病模型,动态监测小鼠血糖水平、体重的变化,比较不同方法糖尿病模型成功率与糖尿病小鼠死亡率。结果MLDS诱导雌性C57BL小鼠T1DM模型STZ小剂量组模型成功率为0,死亡率为22.06%。STZ大剂量组模型成功率为57.14%。死亡率为28.56%;MLDS诱导C57BL雄性小鼠T1DM模型的结果,T1DM组小鼠模型成功率为75%,死亡率为20%;MLDS诱导雄性C57BL小鼠T1DM模型再研究结果,T1DM组小鼠模型成功率为84.6%,死亡率为0。结论C57BL雄性小鼠更适合用于制备MLDS诱导T1DM模型,65mg/kg.BW STZ造模剂量优于其它三种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MR检查未见异常的足月婴幼儿按照年龄段分为6组(0~28天组6例、29天~3个月组6例、4~6个月组5例、7~12个月组13例、13~18个月组9例、19~24个月组9例),分别行DTI检查,测定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和平均弥散系数.感兴趣区(ROI)包括周围白质(双侧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双侧内囊前、后肢及胼胝体膝部、压部)和深部灰质(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分析DTI参数值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豆状核及尾状核除外,脑其余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增高;脑所有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系数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降低.各年龄段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是不完全相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0.365、96.413,均P<0.001).结论 DTI可以评估24个月内正常婴幼儿的脑髓鞘发育状况,其中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反映了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段脑髓鞘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膜癌的临床、影像学及脑脊液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脑膜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头痛19例,恶心呕吐15例,复视7例,视力下降6例,听力下降5例,癫痫8例,智能减退6例,小便障碍6例.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白细胞升高21例,蛋白升高17例,葡萄糖降低17例.25例患者均行MRI检查,脑膜强化征15例,脊膜强化征6例,脊髓内病变7例.结论 脑膜癌是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特殊形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影像学显示脑膜结节样或混合型强化是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UPK1A-AS1对肝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过表达系统构建UPK1A-AS1稳定过表达组(UPK1A-AS1)和慢病毒阴性对照组肝癌细胞株,两组细胞均分别置于常氧(21% O2)及乏氧(1% O2)条件下培养24 h,获得不同氧气条件下的UPK1A-AS1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肝癌细胞,利用葡萄糖及乳酸试剂盒检测过表达UPK1A-AS1对肝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利用qRT-PCR法检测糖酵解相关基因HIF1A、GLUT1、HK1、HK2及PGK1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过表达UPK1A-AS1对HRE活性的影响。用放线菌酮处理肝癌细胞,检测过表达UPK1A-AS1对HIF-1α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泛素化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法明确UPK1A-AS1对HIF-1α蛋白泛素化修饰的影响。将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UPK1A-AS1稳定过表达组(UPK1A-AS1)、HIF-1α敲除组(si-HIF-1α)、UPK1A-AS1稳定过表达联合HIF-1α敲除组(UPK1A-AS1+si-HIF-1α),检测在过表达UPK1A-AS1的基础上干扰HIF-1α的表达后,肝癌细胞葡萄糖消耗及乳酸生成,HRE活性和糖酵解相关基因HK1、HK2及PGK1的表达情况,明确UPK1A-AS1是否通过上调HIF-1α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糖酵解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论在常氧还是乏氧的条件下,过表达UPK1A-AS1均能促进肝癌细胞葡萄糖的消耗水平,并促进肝癌细胞生成乳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过表达UPK1A-AS1能明显上调糖酵解相关基因HIF1A、GLUT1、HK1、HK2及PGK1的表达,且过表达UPK1A-AS1能促进HRE的转录活性(P < 0.05);Western blot显示,过表达UPK1A-AS1能增加HIF-1α蛋白的稳定性,并显著减少HIF-1α的泛素化修饰。葡萄糖消耗及乳酸生成实验表明,敲除HIF-1α能逆转过表达UPK1A-AS1对葡萄糖消耗及乳酸生成的促进作用(P < 0.05);干扰HIF-1α能恢复过表达UPK1A-AS1对HRE活性的上调作用。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UPK1A-AS1通过稳定HIF-1α的表达上调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糖酵解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产褥期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19例产褥期急性PE及12例非PE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与非PE患者相比,急性PE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9、13.46,均P<0.05),而胸疼和咳血症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有11例急性PE患者伴有心动过速,8例PE患者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与非PE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3、6.81,均P<0.05).另外,在22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患者中,有17例为急性PE患者,与非P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P<0.05).结论 产褥期急性PE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产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如果同时伴有静脉血栓栓塞(VTE)和血浆D-二聚体检查阳性,将有助于对PE更加有效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人群,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大部分CKD患者在没有进入肾脏替代治疗(RRT)前就已死亡,其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CVD).因此应努力在CKD患者中寻找既可以高度预测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又可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来延缓慢性肾脏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微量白蛋白尿(MAU)是反映肾脏损伤、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指标,对判断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量研究发现,无论是糖尿病、高血压或是普通人群,MAU的存在即预示着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减少MAU的排泄可以起到保护肾脏及心脏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脑性瘫痪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婴幼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32例婴幼儿脑瘫患儿的临床及MRI影像表现。结果:232例脑瘫患儿中痉挛型165例(四肢瘫84例,偏瘫47例,双瘫32例、三瘫2例),手足徐动型21例;共济失调型6例,肌张力减低型13例,混合型27例。MRI显示异常197例(84.9%),其中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99例,脑软化、萎缩20例,基底节及丘脑病变14例,髓鞘形成不良44例,脑积水11例,脑发育不良19例,脑发育畸形19例。MRI影像表现中最常见的是PVL(42.7%),临床主要引起痉挛性瘫痪。另外脑瘫早产儿组较足月儿组PVL发生率更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婴幼儿脑瘫早期诊断、临床病因分析、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氧化微量营养素(antioxidantmicronutrients,AM)对1型糖尿病大鼠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索改善胰岛功能,防止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营养学因素。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小剂量、多次注射法诱导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AMSe、VE、V、Cr通过饮食方法补充。外周血、脾脏淋巴细胞IL4、IL10基因表达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血糖及自由基代谢通过生化分析法完成。结果:补充AM组大鼠外周血及脾组织IL4、IL10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其中Se+VE+V+Cr组升高更明显;糖尿病模型组IL4、IL10表达处于最低水平。补充AM各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加了胰岛素分泌储备(P<0.05)。与模型组相比,AM补充各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GSHPx活力水平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AM最适剂量与组合不仅可以调节糖尿病大鼠胰岛素代谢、减轻氧化侵袭,而且通过上调IL4、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减轻胰岛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