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往往预后不良。笔者试用温经活血法为主治疗该病1例,获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李××,女,37岁,住院号A—31852。患者自1990年5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腹部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连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促进卫生监督和监测测工作,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方法对2009-2011年大连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2009-2011年各类公用物品总合格率分别为91.4%,95.2%和98.8%,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1,p<0.05).宾馆酒店类合格率明显高于美容美发类场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31,p<0.05).毛巾及床上卧具的合格率明显低于理发用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2,p<0.05).结论大连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总体卫生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加大卫生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4.
既往只有通过ERCP(内窥镜胰胆管造影)才能显示胆道系统的全貌。本文旨在分析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图像对扩张性胆道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自1998年12月~1999年6月共搜集32例行MRCP检查病人,其中10例MRCP诊断为胆道系统扩张性疾病,并经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半数有效剂量(ED50)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联合环泊酚组(EC组,n=29)和环泊酚组(C组,n=30)。EC组给予环泊酚前2 min静注艾司氯胺酮0.3 mg/kg,C组于相同时点静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4 mg/kg,剂量调整梯度为0.04 mg/kg,检查时若出现阳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增加0.04 mg/kg,阴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减少0.04 mg/kg。阳性反应为麻醉诱导后2 min患者BIS无法降至60或置入胃镜时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2级及以上。记录环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出室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Probit概率回归分析法计算ED50、95%有效剂量(ED95)和95%可信区间(CI)。
结果: 与C组比较,EC组检查过程中环泊酚总用量、低血压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降低(P<0.05)。E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50为0.21 mg/kg(95%CI 0.12~0.25 mg/kg),ED95为0.32 mg/kg(95%CI 0.26~0.39 mg/kg),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50为0.37 mg/kg(95%CI 0.32~0.40 mg/kg),ED95为0.48 mg/kg(95%CI 0.43~0.54 mg/kg)。与C组比较,E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50、ED95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联合艾司氯胺酮0.3 mg/kg可降低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时的ED50并减少检查过程中环泊酚总用量,术中循环稳定,可安全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肿瘤的MRI影像资料,结合临床妇科检查及MRI表现对子宫肿瘤的MRI诊断的影像特征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胰腺疾病的影象诊断中,MRI的优点是病变和非病变的对比良好,可清晰地识别胰腺周围的脂肪组织和血管,易于发现肿大淋巴节。作者使用岛津SMT-50超导MRI装置,场强0.5T,采用T_1-WI SE 460/35,T_2-WI SE2000/100,质子密度像SE2000/35以及STIR1500/100/40,层厚10mm,叠加2~4次的扫描序列,对12例胰腺癌、1例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例输人性疑似疟疾患者的血样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首先制备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镜检疟原虫;其次对血样进行RDT检测;最后利用疟原虫属特异性(通用型)和4种疟原虫种特异性的巢式PCR和多重PCR检测方法,对该血样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分型。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再对血片进行镜检复核。结果初次镜检结果为间日疟原虫,RDT结果为阴性。巢式PCR检测结果,仅扩增出预期大小约800bp的卵形疟条带;多重PCR(Pf/Pv)检测无特异性条带产生。重新对薄血膜复核镜检,改判为卵形疟原虫。结论综合巢式PCR、多重PCR、RDT和镜检等检测结果,确诊该患者为卵形疟原虫感染。  相似文献   
9.
10.
李清  王岩  孟繁琪  曹贵平  高雄伟 《中外医疗》2009,28(22):159-159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脊柱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高级自旋回波.重T2WI及脂肪抑制技术对300例病人检查行磁共振椎管水成像。结果MRM显示正常25例,异常275例,清楚显示原发病变与邻近脊髓腔,脊髓、神经根的相关关系。结论MRM具有无创伤,无辐射,速度快,不需对比剂,患者易接受的特点。MRM与常规MRI图像结合可获得全面、客观的病变信息,MRM图像可取代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