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联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郑州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 88 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4 例。 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BAL 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2 周后肺功能〔第 1 秒用 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气道阻力(Raw)、血清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水平及再入院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高于对照组的 81.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2 周后观察组患者 FEV1、FVC 高于对照组,Raw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周后观察 组患者 CRP、PC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 4.65 %,低于对照组的 19.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BAL 联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肺部感染能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降低气道阻力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问题式学习预防血标本溶血的效果。方法采用问题式学习模式,对22名护士进行避免血标本溶血相关措施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血标本溶血的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后血标本溶血的发生率为4.36%,低于培训前(8.63%,P〈0.01)。结论问题式学习是一种有效降低血标本溶血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仿制药与原研药帕罗西汀片剂40mg在生物等效性试验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仿制药与原研药帕罗西汀片剂40mg在空腹和高脂饮食状态下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观察,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种片剂在试验中引发的不良事件。结果:在空腹组发现不良事件21例,其中服用仿制药帕罗西汀片的13例,原研药帕罗西汀片8例。在高脂饮食组发现不良事件15例,其中服用仿制药帕罗西汀片的8例,原研药帕罗西汀片7例。对比两种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不良事件均为可预期、轻中度、一过性、可耐受,未见有其他临床意义的症状、体征。结论:仿制药帕罗西汀片剂40mg安全性较高,但药物本身不良反应较多,服药后应关注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诱导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NK-6产生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DNA电泳技术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吉西他滨诱导人SNK-6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加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吉西他滨作用后,MTT结果显示细胞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DNA断裂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DNA条带,随吉西他滨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流式细胞术分析,2 μg/ml吉西他滨作用SNK-6细胞4、8、24、48 h后,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2.1%、8.3%、23.9%、30.9%;吉西他滨作用48 h后,在88条有关凋亡的目的基因中共有17条基因表达发生大于3倍的显著变化,其中表达上调基因4条,下调基因13条。结论吉西他滨可以诱导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产生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吉西他滨可使SNK-6细胞中多个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初步揭示了其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出生时轻度窒息对出生7 d后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28 d内、无下尿路疾息的34例有轻度窒息病史的新生儿及33例无窒息史新生儿,其中窒息史组正常体重(ANW)16例,体重(2.83土0.31)kg,年龄(11.1±2.7)d;低体重(ALW)18例,体重(1.68±0.54)kg,年龄(14.5±7.6)d.无窒息史组正常体重(NANW)18例,体重(3.24±0.43)kg,年龄(11.8±2.2)d和低体重(NALW)15例,体重(1.88±0.32)kg,年龄(15±8.3)d.各组均进行12 h(9am~9 pm)自由排尿观察,记录排尿频率、每次排尿量、B超测量排尿后残余尿量、排尿时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结果 共记录排尿533次.ANW组排尿次数(9.5±2.7)次,明显高于NANW组(7.7±2.3)次(P<0.05),但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W组与NALW组排尿次数、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W组排尿次数(9.5±2.7)次、排尿量(17.7±5.8)ml,明显高于ALW组(7.7±2.3)次,(13.5±6.1)ml,但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NW组排尿量(21.1±11.0)ml明显高于NALW组(13.1±6.2)ml(P<0.05),但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排空率和排尿时清醒百分率在ANW组和NANW组中均较高,二者差异不明显;在ALW组和NALW组中差异也不明显.结论 新生儿出生时轻度窒息史可能对正常体重儿排尿次数有明显影响;对新生儿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影响不大.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ld asphyxiation (A) on voiding pattern of newborns. Methods A total of 67 newborns, 34 cases with mild asphyxiation and 33 cases normal, without low urinary tract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diseases, single birth,hospitalized in NICU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16 cases of asphyxiation with normal weight(ANW), 18 cases of asphyxiation with low weight(ALW), 18 cases of no asphyxiation with normal weight (NANW)and 15 cases of no asphyxiation with low weight (NANW). Each group undertook 12 hours (9:00am ~9:00 pm) free voiding observation. We recorded, recording voiding time, the voiding volume, post-voiding residual urine (PVR) by B ultrasound, empty voiding and awake or sleep percentage at voiding. Results Five hundred and thirty three episodes of voiding were recorded. The voiding frequency in ANW (9. 5 ± 2. 7)times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NANW(7. 7 ± 2. 3)times (P<0. 05), but the voiding volume and PVR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 05)between 2 groups. The voiding frequency, volume and PVR in ALW and NALW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voiding frequency and volume in ANW(9. 5 ± 2. 7)times, (17. 7± 5. 8)ml respectively is higher than ALW(7. 7 ± 2. 3)times, (13. 5 ± 6. 1 )ml (P<0. 05), but PVR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 05). The voiding volume in NANW (21.1 ± 11.0)ml is higher than NALW( 13. 1 ± 6. 2)ml(P<0. 05), but the voiding frequency and PVR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 05). Voiding empty and awake percentage is higher in ANW and NANW,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voiding empty and awake percentage in LNW and NALW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s Mild asphyxiation induced more voiding frequencies in ANW newborn but it has little impact on voiding volume, PVR, empty voiding percentage and awake voiding percentage in all newboms. Its mechanism is unclea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2例儿童UESL并复习相关文献,从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面对UESL进行综合分析。结果UESL主要见于5—10岁儿童。UESL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和腹痛。实验室检查也无特异性,肝功能、AFP多正常。影像学检查示肝脏巨大占位,瘤体多位于肝右叶,B超与CT表现的不一致性是本病的重要特点。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UESL预后较差,目前还无公认的UESL的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术前或术后的化疗是现行治疗方案。结论UESL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之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预后较差。肝脏巨大占位,AFP正常,B超与CT表现不一致,要考虑UESL的诊断。手术完整切除,同时辅以多药化疗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生存率。UESL需早诊断、早治疗,因为UESL是一种潜在可治疗肿瘤。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为促进我国小儿尿动力和盆底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普及小儿尿动力和盆底疾病诊疗技术,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学组主办、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协作组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7日至9日在山东滨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香港、成都、杭州、郑州、太原和山东部分地市的130位从事小儿外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泌尿外科学组组长吴荣德教授、副组长和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协作组负责人文建国教授及肛肠外科学组委员傅廷亮教授共同主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赵明东教授到会并致欢迎辞.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维林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障碍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HPS患儿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35例HPS患儿经治疗后,27例存活,8例死亡。其中25例严格按照HLH-2004方案治疗,10例除未使用依托泊甙(VP-16)外,其余治疗方案均按HLH-2004治疗方案进行,使用VP-16治疗的患儿有效率(22/25,88%)高于未使用VP-16患儿(5/10,50%)(PP结论 凝血功能可做为评估HPS转归的一项指标,治疗过程中监测凝血功能,早期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并严格按照HLH-2004方案正规治疗对改善HPS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7家族及其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在人NK/T细胞淋巴瘤(NKT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1及B7家族PD-L1、PD-L2在人NKTL细胞系(SNK-6、YTS)及NKTL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  PD-L1和PD-L2 mRNA在SNK-6、YTS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NK细胞。PD-L1和PD-L2蛋白在NKTL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63.3%)明显高于鼻炎组织(22.2%、16.7%);NKTL组织中PD-1+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数与PD-L1、PD-L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与分期均呈正相关,PD-L1与LDH、Ki-67水平呈正相关,PD-L1与IPI评分呈负相关,PD-L1及PD-L2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D-L1与治疗疗效呈负相关,而PD-L2与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B7家族及其受体PD-1在人NKTL中高表达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D-L/PD-1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NKTL的免疫逃逸,有望成为人NKTL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胺H3受体(H3R)在小鼠成肌细胞C2C12成肌分化过程及分化后的横纹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诱导C2C12细胞成肌分化,测量H3R和分化晚期标志物肌球蛋白重链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化过程中加入H3R拮抗剂ciproxifan,测量分化早期标志物desmin、中期标志物myogenin和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Fluo-4结合剂标记分化后的横纹肌胞内钙离子,测量双极交流电200 m A刺激下,H3R激动剂甲基组胺(RMe HA)对胞浆中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H3R和肌球蛋白重链在成肌分化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增加。Ciproxifan在成肌分化过程中对3种分化标志物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RMe HA在浓度10 nmol/L~100μmol/L刺激细胞5~20 min,可呈钟形降低因交流电引起的肌浆钙离子浓度的升高(P0.05),其中RMe HA 100 nmol/L在10 min和20 min对电刺激细胞中Ca2+的抑制百分率最高。相同浓度的RMe HA在20 min和10 min时对Ca2+的抑制率比其在5 min时高(P0.05)。结论:H3R可能在成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大,而在分化成熟细胞中可以降低电刺激引起的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