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剑刚  胡建新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96-1896,1905
目的:为了解本区部分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粘贴法采样184块砧板,用平皿菌落计数和发酵培养及ELISA法检测,并对生熟食砧板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生菜砧板和熟食砧板微生物超标率分别为85.10%和72.86%,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0.7%、76.32%和20.18%,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67.14%、48.57%和2.8%,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上述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餐饮业砧板微生物污染严重,生菜砧板污染率明显高于熟食砧板,因此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中,探索新的实验考核模式.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分析多媒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中的作用和意义,总结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基因(vacA)不同噩型及其与慢性胃炎(CG)和慢性消化性溃疡(CPU)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共享引物PCR技术和特异的PCR分型引物,对74例CG或CPU患者胃黏膜活检组织Hp分离株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亚型与这两种疾病的相关性。结果湖北地区的HpvacA基因主要以S1a—m2型为主,vacA的优势亚型分布与上海和广州相似.除了s2型以外,sla—ml、S1b—m1、s1b—m2、s1c—m1和S1c—m2均有分布;另有8株不能被完全分型。结论湖北地区Hp vacA基因的不同亚型与CG和CPU之间不存在相关性,CG和CPU的引发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部分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粘贴法采样184块砧板,用平皿菌落计数和发酵培养及ELISA法检测,并对生熟食砧板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生菜砧板和熟食砧板微生物超标率分别为85.10%和72.86%,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0.70%、76.32%和20.18%,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67.14%、48.57%和2.86%,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上述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餐饮业砧板微生物污染严重,生菜砧板污染率明显高于熟食砧板,因此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孙剑刚  邓毛子  朱薿  包永芬  梅武轩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41-2842,2845
目的为了解咸宁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耐药性状况。方法从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和慢性消化性溃疡(chronic peptic ulcer,CPU)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出156株Hp,用Kirby–Baner药敏纸片法检测Hp对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利福平的耐药率,比较不同性别、区域、胃疾病之间的耐药性。结果咸宁地区Hp对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65.4%、41.7%、12.2%、14.1%、0、7.0%、9.7%。不同性别、区域、胃疾病之间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咸宁地区Hp对甲硝唑、替硝唑的耐药性严重;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对四环素耐药。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为本地区根除Hp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7.
细菌形态学观察包括细菌染色标本检查法和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压滴法属于最常用的不染色标本检查法,主要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活菌生理特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容易明显观察到细菌的定向运动.在近几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影响本检查方法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解决方法,经实施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人类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现已证实其与人类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包括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胃息肉及胃癌等。Hp已被视为人类消化道疾病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目前Hp的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在发达国家人群中Hp感染率为30%-50%,而在发展中国家可达60%-70%。近20多年来,随着分子流行病学、分子免疫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咸宁地区胃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耐药状况.方法:从402例胃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共分离、鉴定出267株Hp.用Kirby-Baner药敏纸片法检测,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结果:咸宁地区胃疾病患者Hp感染率为66.4%,不同胃疾病、区域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5%、11.0%、12.2%、6.2%、2.2%.结论:咸宁地区胃疾病患者Hp感染率较高,其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Hp感染是胃疾病的发生因素.Hp对甲硝唑的耐药性严重,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为本地区根除Hp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