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X线、MSCT及MRI在主动脉夹层(AD)中影像学特征,并评价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或行DSA造影证实的AD患者,对其X线、MSCT及MRI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影像特点。结果 X线仅见AD的间接征象,而MSCT和MRI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真假两腔、内膜破口、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 X线对AD只能提示诊断,而MSCT和MRI可作特异性诊断,并且MRI在显示AD的破口位置、无钙化的内膜片及附壁血栓时均优于MSCT,但对内膜及主动脉壁钙化和急危重者的检查MS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中青年隐匿性脑卒中(CS)与正常人群卵圆孔未闭(PFO),房间隔膨出瘤(ASA),房间隔缺损(ASD)的双源CT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发生率差异.方法 收集168例中青年CS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80例正常对照者的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影像资料及临床检查资料,比较分析2组PFO、ASA、ASD的发生率,PFO及ASD孔径大小,PFO通道长度及CS相关危险因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CS组与正常组PFO、ASA及ASD的检出率分别为40.6%、10.7%、6.5%和15.6%、3.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FO合并ASA以及ASA合并ASD的检出率分别为6.0%、3.0%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PFO及ASD孔径大小分别为(1.71±0.62) mm、(3.42±0.72) mm和(0.85±0.51) mm、(2.45±0.4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PFO通道长度分别为(14.6±3.8) mm和(8.2±2.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FO、ASA和ASD对中青年CS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准确诊断PFO、ASA和ASD.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X线、MSCT及MRI在主动脉夹层(AD)中影像学特征,并评价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或行DSA造影证实的AD患者,对其X线、MSCT及MRI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影像特点.结果 X线仅见AD的间接征象,而MSCT和MRI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真假两腔、内膜破口、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 X线对AD只能提示诊断,而MSCT和MRI可作特异性诊断,并KMRI在显示AD的破口位置、无钙化的内膜片及附壁血栓时均优于MSCT,但对内膜及主动脉壁钙化和急危重者的检查MS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