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医药卫生   23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不仅如此,听力还可能与肿瘤有关,那就是听神经瘤。[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咽部鱼骨异物是基层、医院耳鼻咽喉科和社区医师常见的急症之一,且多于就餐时间就诊。笔者从2003~2005年共诊疗486例,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认识陈欣的人都戏称她为“女拼命三郎”。因为她总是奋战在最前线,每天穿梭于各大写字楼、住宅区、任何恶劣天气都阻挡不了她自信的脚步。凭着出众的外表,完美的口才和专业的服务态度,入行不久,她就以骄人的业绩成了保险新贵。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与铬     
若水 《养生月刊》2007,28(2):181-182
相比其他微量元素,人类发现微量元素铬的时间较晚,自从1959年科学家发现了铬是大鼠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组成成分后,微量元素铬的生物学价值才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5.
兰州地区Hg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在兰州地区环境中污染最重、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元素。汞元素的来源主要是烟尘、工业废水、废渣、废气。干燥气候,汽车及人类活动对尘土的细化,加大了沙尘、地尘、降尘中汞的富集,从而加重了汞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流脑防为上     
前几个月来,我国四川、安徽、河北等多个地区都报告出现了“流脑”病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解放军302医院的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教授提醒,“流脑”的预防不容忽视.特别是暴发型流脑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常于24小时内甚至在6小时内就可出现严重的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因循环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其死亡率高达40%~60%.因此在流脑高发季节,若病人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7.
HPLC测量维生素C在大鼠和豚鼠房水及晶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开力  水迎波 《眼科研究》1997,15(4):257-259
目的测定豚鼠和大鼠眼房水及晶体不同部位的维生素C(vitaminC,VC)的含量。方法应用晶体分割技术将豚鼠和大鼠晶体分为赤道部、前皮质、核部和后皮质,然后用高压液相色谱测定了晶体不同部位以及房水内的VC含量。结果豚鼠和大鼠房水中的VC分别为1309.1和44.61μmol/L。晶体内以赤道部的VC含量最高,晶体核为最低,前后皮质的含量介于二者之间。结论VC在不同动物的眼房水和晶体中的含量有很大差别,在晶体不同部位的分布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大多数为急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病,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笔者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12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男67例,女61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2岁;住院时间3—10天,平均约6.8天.其中5例住院治疗3~4天因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后未继续用药而在7~10天内复发扁桃体周围炎或扁桃体周围脓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27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27例,作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问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