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84年7月~1989年7月先后为23例,27人次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现将其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进行初步分析。资料和方法本组23例2(?)人次,男12例,女11例,年龄23~78岁。临床主要症状为心悸12例,晕厥10例,头昏1例。23例病人中:冠心病17  相似文献   
2.
18例据Coumel分类法分为3个亚型。Ⅰ型16例,ECG示伴QT间期延长,10例选用了利多卡因,低钾者补钾,4例终止发作;3例选用了异丙肾上腺素,2例终止发作;3例经静脉临时起搏,2例终止发作;2例采用食道起搏器,1例终止发作。Ⅱ型2例,QT间期正常。Ⅲ型1例(为CCU收治),伴极短联律间距(300ms)。Ⅱ、Ⅲ型者均用利多卡因终止发作。对三个亚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 1 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保护心肌等方法治疗时 ,心力衰竭的症状仍不能控制而又同时出现洋地黄中毒表现时 ,除停用洋地黄外 ,静脉小剂量点滴硝普钠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8例患者 ,男性 6例、女性1 2例 ,年龄最大 78岁、最小 32岁。 1 8例中 ,风湿性心脏病 1 2例 ,高血压心脏病 2例 ,瓣膜钙化性心脏病 2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心力衰竭病程 3年者 8例 ,5年者 6例 ,1 0年者 4例 ;其中因严重心力衰竭而伴有洋地黄中毒表现入院者 1 0例 ,住院期间出现洋地黄中毒表现者 8…  相似文献   
4.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18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我们采用coumel分类法,拟将本组分为三个临床亚型。Ⅰ型为伴QT间期延长,Ⅱ型为伴QT间期正常,Ⅲ型为伴极短联律间距。现就其临床特征和治疗作一回顾性的分析及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由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心衰的治疗方法随之取得进步,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心力衰竭治疗各时期的特点Katz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I期(1948~1968年),已应用200年之久的洋地黄仍为主要药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病情凶险,但处理得当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本文收集1985~1995年在我院明确诊断的室性心动过速23例.现对其病因及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17~84岁.按室速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分: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伴QT间期延长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8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伴  相似文献   
7.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 group B,CBV)与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发病的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3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外周血中CBV-RNA、血清中CBV-IgM。结果表明,DCM组中血CBV-CBV-RNA、血清中CBV-IgM。结果表明,DCM组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 (可达龙 ,Am iodarone)是属于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具有广谱、高效之特点 ,目前已广泛用于防治心房颤动的患者。在我院近几年数百例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胺腆酮治疗过程中 ,遇到由该药物引起窦性停搏 2例 ,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2例全为男性 ,年龄平均 71岁 ,1例高血压冠心病并发糖尿病 ,1例为高血压病。 2例均为持续性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的发病及持续时间分别为 6月 ,12月。 2例心房颤动患者在使用胺碘酮转复窦性节律之前均已作 2 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为持续性心房颤动且无窦性停搏出现。在应用胺碘酮复律的过程中 ,出现了窦性停搏。…  相似文献   
9.
极短联律间距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9岁。因频繁昏厥发作入院。入院后心电监护附图A(见第103页)示频发室早多数呈三联律,室导位于T波的起始部呈RonT现象,室早联律间距极短,仅0.3s,窦性心动时Q-T间期0.36s,T波正常。室速发作时(附图B、C)频率为250次/min以上,QRS波振幅高低不等且方向围绕等电位线发生扭转,病人随之意识不清、两眼上翻。立即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旨在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年中收治的60岁以上10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AMI无胸痛者63例(59%),有合并症83例(78.3%),伴发疾病多,病死19例(18%)。≥75岁患者30例,有7例进行了静脉内溶栓治疗(6.6%)。结论 老年人AMI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愈是高龄症状愈不典型,合并症多,伴发的疾病多,病死率高,静脉溶栓年龄可放宽,但适应症比例相对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