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leaf extracts,EGb)对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诱导的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ormal human epidernis keratinocyte,NHEK)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条件下,用中性红吸附试验(NRU)测定TCE对NHEK的中性红吸附减少50%的质量浓度(NR50值)和EGb的最低有效保护质量浓度。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测定细胞DNA含量并计算凋亡发生率。结果TCE对NHEK的NR50值为4.53(3.92~5.13)mmol/L;用10、50、100、150和200 mg/L EGb预孵育NHEK 2 h时,由2.0 mmol/L TCE引起的细胞活力的下降随EGb剂量的增加逐渐恢复,且150 mg/L为最低有效保护剂量。TCE可引起NHEK的超微结构呈凋亡改变,凋亡发生率呈剂量依赖式增加。与0.125、0.5和2.0 mmol/LTCE暴露组相比,150 mg/L EGb预孵育组,细胞超微结构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凋亡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EGb可以抑制TCE诱导的NHEK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CE)刺激对BALB/c裸鼠皮肤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并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和维生素E(VE)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32只BALB/c裸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橄榄油)、TCE组(20%TCE、40%TCE、80%TCE和100%TCE)、GbE保护组(0.1%GbE、1%GbE和10%GbE)和VE保护组(5%VE、10%VE和20%VE),每组11只,其中5只用于急性刺激试验,6只用于累积性刺激试验,观察皮肤刺激反应,并检测背部皮肤组织中NO的含量.结果 (1)各浓度TCE处理后裸鼠背部皮肤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红斑和水肿,随着TCE浓度的升高以及染毒时间延长,皮肤的炎症反应程度逐渐加重.10%GbE组和20%VE组皮肤基本保持完好状态.(2)在急性刺激试验中,80%、100%TCE组NO含量分别为(69.895±9.605)和(77.273±9.290)μmol/mg蛋白.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浓度GbE和VE预处理均能降低NO含量.与100%TC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在累积性刺激试验中,80%、100%TCE组NO含量分别为(60.362±9.817)和(68.027±9.354)μmol/mg蛋白,与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GbE和10%GbE组以及10%VE和20%VE组NO含量明显降低,与100%TC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CE对BALB/c裸鼠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并诱导皮肤中NO含量升高;GbE和VE对TCE所引起的皮肤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NF-α及IL-1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CE药疹样皮炎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选用体重250 g左右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CE处理组、2,4-二硝基氯苯(DNCB)阳性对照组,用豚鼠最大值实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方法建立动物致敏模型,并在终末激发后依据致敏结果以及取材时点的不同(分别于24 h、72 h取材),将TCE处理组分为TCE致敏24 h组、72 h组和TCE未致敏24 h组、72 h组;DNCB阳性对照组分为DNCB 24h组和DNCB 72h组。采用Elivis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皮肤组织中TNF-α和IL-1的表达。结果TCE处理组致敏率为62.1%;TCE致敏24 h组和TCE致敏72 h组的TNF-α及IL-1水平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TCE致敏与未致敏24 h组、TCE致敏与未致敏72 h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E对豚鼠皮肤具有致敏作用,TNF-α和IL-1在TCE药疹样皮炎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是指纳米量级的微观颗粒,它被定义为至少在1个维度上小于100 nm的颗粒.目前,纳米颗粒被分为非有意生产的纳米颗粒和工程纳米颗粒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疗费用的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022例COPD患者医疗费用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基本特征对治疗总费用的影响.结果 COPD患者医疗总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最高,达总费用的47.8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有无并发症以及入院季节等是影响其医疗总费用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降低药费是控制COPD住院患者医疗费用过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和未致敏豚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2,4-二硝基氯苯(DNCB)阳性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方法处理豚鼠.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动物的皮肤反应进行评分,评分≥1的判为致敏.在末次激发后24 h和72 h分2批采血,用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测定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 DNCB组致敏率为100%,TCE组致敏率为62.1%.DNCB阳性对照组和TCE致敏组TNF-α和IL-1β水平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在24 h及72 h 2个时点,TCE致敏动物TNF-α和IL-1β水平比相应的未致敏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TCE诱导的致敏豚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TNF-α-308)G/A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尘肺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获取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尘肺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检索文献中纳入11个病例-对照研究.TNF-α-308的TNFA等位基因与尘肺的易感性有关(OR=1.40,95%CI 1.20~1.63,P<0.05);TNF A/G+TNFA/A基因型与尘肺易感性有关(OR=1.55,95%CI1.30~1.84,P<0.05).按尘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后,TNF-α-308位点TNFA等位基因及TNF A/G+TNFA/A基因型与Ⅰ期及Ⅱ+Ⅲ期尘肺的易感性均有关联OR=1.58,95%CI为1.30~1.92,OR=1.42,95%CI为1.15~1.76(P<0.05);Ⅰ期尘肺与Ⅱ+Ⅲ期尘肺的TNFA等位基因及TNFA/G+TNFA/A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尘肺易感性相关,但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不影响尘肺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的疾病谱和前十位死因从以往的传染病转向环境、职业、生活方式和社会条件等所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医-病-药(或手术)"的单纯治疗型和为个体被动式服务向为群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主动服务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的健康与其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预防医学正是一门研究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括环境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有机溶剂三氯乙烯(TCE)所致BALB/c裸鼠皮肤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BALB/c裸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橄榄油溶剂对照组、100%TCE处理组和0.1%、1%、10%GBE保护组,分别染毒1d和14d,取染毒背部皮肤进行MDA含量、SOD活性测定。结果用GBE保护后,皮肤组织中的MDA含量随GBE水平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皮肤组织匀浆中的SOD活性随GBE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皮肤的氧化应激水平,对TCE所致的皮肤损伤发挥保护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三氯乙烯所致BALB/c裸鼠皮肤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疗费用的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 022例COPD患者医疗费用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基本特征对治疗总费用的影响。结果 COPD患者医疗总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最高,达总费用的47.8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有无并发症以及入院季节等是影响其医疗总费用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降低药费是控制COPD住院患者医疗费用过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