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 建立胰腺癌伴神经浸润的动物模型.方法 32只裸鼠分为4组,每组8只.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CAPAN-2、PANC1分别注射于裸鼠的坐骨神经周围,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裸鼠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裸鼠体质量变化、成瘤情况、成瘤时间、造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裸鼠体质量增加,各癌细胞注射组裸鼠成瘤后体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呈现恶液质,成瘤侧肢体活动受限.CAPAN-2注射组及SW1990注射组的8只裸鼠最终均成瘤,PANC1注射组只有5只成瘤.以肿瘤最长径长至约0.8 cm为时间截点,CAPAN-2注射组、PANC1注射组、SW1990注射组裸鼠的成瘤时间分别为(49.8±5.0)、(56.6±2.4)、(25.4±3.0)d.SW1990注射组成瘤时间最短,PANC1注射组成瘤时间最长,3组间成瘤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3.51,P<0.01).CAPAN-2注射组、PANC1注射组、SW1990注射组裸鼠神经浸润造模成功率分别为87.5% (7/8)、20.0%(1/5)、50.0% (4/8).结论 成功建立了胰腺癌伴神经浸润动物模型,但不同的胰腺癌细胞系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17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6例CP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以及6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液标本,抽提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然后行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与肿瘤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DNA中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位点均无甲基化.正常胰腺、CP、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SPARC基因第2、3、4、5、6、7 CpG位点的甲基化率分别为61.6%、47.1%、37.5%、24.7%;第1,8、9、10、11、12 CpG位点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2.0%、28.7%、16.7%和0.胰腺癌SPARC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胰腺、CP比较均差别非常显著(P<0.001),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别不显著.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年龄、危险诱因(如长期吸烟或饮酒、CP)、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胰腺癌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为高甲基化状态,可能为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3.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方法Balb/c裸鼠腋下接种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按植入剂量不同将成瘤后裸鼠分为对照组和50Gy、100Gy、150Gy、200Gy组,每4d测量肿瘤体积,21d后处死裸鼠,称瘤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常规病理检查,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对照组、50Gy组、100Gy组、150Gy组及200Gy组抑瘤率分别为0、(42.8±16.2)%、(55.1±22.3)%、(72.8±12.8)%及(75.6±8.6)%;以粒子为中心的肿瘤坏死面积分别为(6.3±2.1)%、(20.8±3.2)%、(36.3±3.1)%、(64.1±2.8)%及(82.6±3.8)%;相对凋亡指数分别为1、2.07±0.57、2.75±0.33、4.64±0.45及7.04±0.34,各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放射粒子具有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和诱导凋亡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人胰腺癌PTCH基因表达载体并诱导融合蛋白表达.方法 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抽提总RNA,经RT-PCR扩增出PTCH基因,经纯化、回收目的 基因PTCH,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22b,转化E. Coli BL21-CodonPlus(TM)-RP,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进行鉴定,Ni-螯合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结果 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克隆出长为789 bp PTCH目的 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并诱导表达目的 蛋白;经Ni-螯合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2b/PTCH,并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在胰腺癌中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同构化凸壳构造基本定理,提出效率更高的双域双向水平倾角最小化圈绕凸壳新算法.本新算法的同构化特点是:1)"初始顶点与双域生成"处理:找出给定二维点集S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即Y轴坐标值最小点(若有多个最小点,则只取最左的最小点)和Y轴坐标值最大点(若有多个最大点,则只取最左的最大点),作为凸壳(逆时针围绕的)A向初始顶点、(顺时针圈绕的)B向初始顶点;并以这两个初始顶点为端点的线段,把原二维点集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子点集S右、S左.2)在S右内,进行双向"圈绕寻找下一新顶点"即凸壳A向、B向最新顶点寻找处理:分别过自己的最近新顶点,作X轴正向射线,并A向或B向找出当前点集内对该顶点正向射线(为始边的)倾角最小的点;删除对已得各顶点所构成的子凸壳内点,当所剩当前点集非空时继续作"2)"逐边圈绕,直到为空.3)同理,在子点集S左内,进行双向"圈绕寻找下一新顶点"即凸壳A向、B向最新顶点寻找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阴性对照siRNA组(予以30nmol/L阴性siRNA)、siRNA1组(予以15nmol/LHDAC1siRNA)和siRNA2组(予以30nmol/LHDAC1siRNA)。siRNA转染48h后,用相对实时定量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HDAC1基因表达情况;相对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21、Bcl-2、Bax的表达;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转染HDAC1siRNA48h后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中HDAC1mRNA表达量在siRNA1组和siRNA2组分别为46.1%±6.1%和32.3%±1.4%,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00.0%±3.4%)和阴性对照siRNA组(87.4%±28.3%,P<0.05)。Westernblotting显示HDAC1蛋白表达量亦明显下降,以siRNA2组表达量最低(P<0.05)。WST-8法检测显示4组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作用下胰腺癌细胞株蛋白质谱的变化,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临床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经吉西他滨和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其蛋白质谱的变化,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培养细胞受抑制约50%时,吉西他滨为1~100ng/ml。5-FU为250-2500ng/ml。质谱鉴定了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照组1个,加药组5个。结论对细胞株的作用,吉西他滨明显优于5-Fu。吉西他滨参与了糖代谢和酯类代谢。β-肌动蛋白、MGC:19713、KIAA1058蛋白等某些高表达的差异蛋白质可能成为观察化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以脂多糖(LPS)、TLR4-siRNA及p38 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SB203580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ANC-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TL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蛋白表达.收集各种因素处理后的PANC-1细胞培养液,观察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 LPS组的HUVECs增殖率、迁移数目和管腔形成个数分别为(139.2±12.6)%、48.1±9.1和47.8±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LR4-siRNA组的HUVECs增殖率、迁移数目和管腔形成个数分别为(60.2±8.7)%、31.3±4.5和17.2±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B203580组的HUVECs增殖率[(79.6±8.9)%]、迁移数目(21.6±4.3)和管腔形成个数(23.5±4.3)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且TLR4-siRNA+ LPS、B203580+LPS组的HUVECs增殖率、迁移数目和管腔形成个数均分别显著低于LPS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VEGF、p-p38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TLR4-siRNA组、SB203580组TLR4、VEGF、p-p38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且TLR4-siRNA+ LPS组、SB203580+LPS组VEGF、p-p38表达较LPS组明显减少.结论 TLR4可促进胰腺癌的血管生成,其机制与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对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采用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的麻醉复苏情况、体温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清醒时间、插管持续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体温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保温可有效保证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体温,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轻疼痛,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围术期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给予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与手术开始后1 h体温变化情况、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后1 h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合保温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基础体温,预防低体温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