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行为问题儿童的个性特征,以便开展对行为问题儿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表对沈阳市2所小学一~六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学生进行行为测试,采用EPQ个性问卷手册(儿童用)对三~六年级学生进行个性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75%.经t检验,行为问题与神经质和掩饰性2个因素有关;经Logistic分析,儿童个性不稳定倾向为行为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个性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行为问题儿童个性趋向于神经质且掩饰性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性别有关,男孩检出率明显高于女孩.有必要培养儿童逐渐形成健全的个性,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莆田涵江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护理的11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划分成观察组(细节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61%,高于对照组的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施以细节护理干预,对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吴惠颖  戴路露 《职业与健康》2013,(20):2572+2737
目的为掌握沈阳市和平区水痘流行特征及发病强度,为政府制定防制措施提供准确依据和基础。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水痘疫情资料。结果 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水痘年均发病率为103.20/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9∶1,男性发病率为116.51/10万,女性发病率为89.97/10万(P<0.01);11—1和4—6月报告发病数较多,占全年报告发病总数的69.06%;职业高峰明显,学生和幼托儿童报告发病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0.09%和10.02%;4~2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3.93%。结论沈阳市和平区水痘平均报告发病率较高,应加强监测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吴惠颖  戴路露 《职业与健康》2013,(22):2982-2983,2987
目的了解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促发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分别为285、240、300、438和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3.3013/10万;全区12个街道均有病例发生,其中浑河湾、南湖街道发病率较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月、12—1月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24岁。结论沈阳市和平区需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提高防控意识,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掌握淋病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淋病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和平区淋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09年沈阳市和平区淋病年均发病率为13.90/10万,各年度发病率总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季节分布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5.11∶1,男性发病率为23.24/10万,女性发病率为4.55/10万,男性和女性淋病总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详、家务及待业、其他3种职业的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83.82%,20~44岁年龄组占80.88%。结论淋病发病职业高峰明显,呈典型的青壮年高发趋势,应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减少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开展监测调查分析,做好淋病发病趋势的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研究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59例中药制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全面研究。结果:49例患者为注射制剂,所占比例为78.0%,皮肤和附件出现的不良反应最为显著,所占比例为50.8%,女性人数较多,且50岁以上患者人数较多。30例患者为配伍不合理,所占比例为50.8%。结论: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患者中老年人和女性较多,而且主要为附件和皮肤反应,主要原因是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在用药时采用合理药物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对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感染次数的影响。方法 2008-01-01—2009-10-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将住院的101例PNS患儿随机分为A组(62例)和B组(39例),选取正常体检儿童22名为正常对照组。A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B组单独服用激素。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检测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记录感染次数、肾病复发次数和药物副反应。结果 (1)A、B组治疗前,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4+/CD8+和NK细胞均明显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gA与IgG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治疗3个月,A组(39例)与B组(30例)之间CD8+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D4+及CD4+/CD8+显著低于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组与B组NK细胞均高于治疗前,B组低于同期A组(P<0.05);IgG明显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6个月,A组(23例)、B组(9例)间各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4)感染次数,A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例次,肺炎2例次,肾病综合征复发4例次。B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10例次,肺炎3例次,泌尿系感染2例次,肾病综合征复发6例次。1例患儿服槐杞黄颗粒后出现较严重腹泻(排除感染性腹泻)。结论 PNS患儿治疗前细胞、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紊乱;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过程中,可能通过提高NK细胞和T辅助淋巴细胞活性,减少感染并有减少肾病综合征复发的趋势,且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