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江西省德兴市中药材种植统计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特征进行挖掘分析,提供研究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中药材种植特征分析方法,为指导德兴市中药材生产和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方法。方法:利用德兴市中药材统计数据与土地利用等数据相结合,在乡镇尺度上通过统计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德兴市各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结构多个空间分异特征及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德兴市各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和结构在空间上差异很大,种植面积及种类都较多的乡镇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018—2021年,德兴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都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德兴市中药产业布局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中药材种植规划,确保市场的供需平衡,避免出现供应不足或过剩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依从性与其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以98例痛风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依从性量表及自我效能量表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结果98例痛风患者中,71例中等自我效能水平,17例高等自我效能水平,10例低等自我效能水平;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及家庭成员与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27例饮食用药依从性佳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30.27±6.27)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P<0.05)。结论痛风患者的依从性与自我效能感具有相关性,应采用积极措施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肿瘤专业医学生存在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水平不足,沟通不够自信等问题。而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正确实施诊疗工作的必要前提,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提出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设立医患沟通课程及肿瘤科室实习前培训课程,建立“用心倾听+专业疏导”模式,带教老师积极引导,学会“换位思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9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和影响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总结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分析入院时肝肾功能、血脂、肌酶、电解质、B型脑利钠肽前体(BNP)、肌钙蛋白、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轻型12例(12.96%),普通型74例(76.85%),重型11例(10.19%);有武汉旅游居住史或者接触过武汉人35例(36.08%)、发病前2周与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62例(63.91%);发热71例(73.20%)、咳嗽57例(53.3%)、咳痰22(22.68%)、乏力22例(22.68%);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15例(15.46%)、单侧肺炎20例(20.62%)、双侧肺炎62(63.92%);年龄、白蛋白(Albumin, ALB)、TG、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SSA)、血钠和胸部CT表现在临床分型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TG、胸部CT与诊断分型成正相关;ALB与诊断分型成负相关。结论:本文收集病例以疫区输入型为主,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以发热、咳嗽、咳痰、乏力、TG升高、血钠降低、SSA升高、ALB降低、胸部CT呈现磨玻璃影改变为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年龄、TG、胸部CT与诊断分型成正相关性;ALB与诊断分型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良生活方式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及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我科住院治疗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通过问卷调查均存在一定的不良生活方式,住院期间均进行健康宣教,积极干预高血压不良生活方式,出院前1天记录患者是否继续参与高血压不良生活方式并分组。本组110例患者中将分为自愿接受组56例及拒绝接受组54例,110例患者每2周集中来医院随访1次,每次均测量血压及心率,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对接受组与拒绝组降压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持续进行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对提高降压效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禹州市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种植种类及六大“禹药”栽培现状,为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梳理禹州市人民政府、禹州市中药标准化中心发布的相关文件报告,结合本课题组抽样调查结果,同时查阅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从多个角度对禹州市中药材生产整体概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禹州市主要种植中药材30种,2021年种植面积达到33 350 hm2,其中木本类种植面积最大,达到23 345 hm2;草本类、藤本类和灌木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 005 hm2,其中草本类种植种类最多。六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禹药”中禹州丹参种植面积最大,约3 001.5 hm2,且六大“禹药”的种植分布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特征。结论 禹州市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势,道地特色显著,“禹药”发展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级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围手术期间采用三级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心绞痛稳定性、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量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小剂量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93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15只和模型组78只.自造模之日开始,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25%CCl4橄榄油溶液1 mL/kg,正常组大鼠注射同剂量橄榄油溶液,每周3次,连续4周.4周末,模型组随机取3只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观察肝损伤严重程度.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只,分别为小剂量NAC 45、90、180 mg/kg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54 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容积灭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24 h,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ALT、AST、白蛋白(ALB)、ALP和TBil,取肝脏称重,取部分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SH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剩余肝脏用10%福尔马林固定,切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各组间ALT、AST、ALP、ALB和TBi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878、9.996、6.099、5.002、11.157,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和TBil分别为(112.00±19.05) U/L、(150.67±18.15) U/L、(272.75±34.26) U/L和(1.98±0.10) μmol/L,均高于对照组(t=26.912,P<0.01;t=15.571,P<0.01;t=8.238,P<0.05;t=14.367,P<0.01).各组间肝组织SOD、MDA、GSH和Hy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51,P<0.05;F=3.232,P<0.05;F=5.210,P<0.01;F=41.131,P<0.01).模型组肝脏MDA和Hyp分别为(0.99 ±0.22) nmol/mgprot和(504.02±84.51) μg/g,高于对照组(t=8.229和69.853,P<0.01).小剂量NAC低、中剂量组GSH、Hyp和SOD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剂量组GSH为(1.53±0.76) μmol/gprot,高于模型组;Hyp为(131.53±44.85) μg/g,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23,P<0.05;t=58.532,P<0.01).HE染色结果表明所有NAC剂量组其肝脏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小剂量NAC对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图像识别技术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应用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各个阶段。其中,(1)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为建立统一的中药资源名录库,基于纸质文献资料采用文字识别技术,辅助进行与中药资源相关各类名录的数字化;为确定每个普查队外业调查的代表区域和样地,基于卫星遥感图像和植被图等基础数据,采用遥感图像分类等技术方法,辅助确定重点调查区域。(2)在外业调查过程中,为相对准确地获取中药材种植面积,基于遥感图像采用决策树模型、光谱特征、面向对象等方法,辅助进行中药材种植区域识别和面积估算。(3)在内业整理过程中,为相对准确的确定区域内中药资源种类,基于植物个体照片、标本照片和名称等采用图像识技术,辅助进行中药资源种类的统计汇总。(4)在成果转化应用中,基于药用资源个体和药材样品照片,开发中药资源种类识别APP和道地药材3D展示系统,辅助进行中药资源种类识别和药材鉴别特征展示。在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引入图像识别技术,辅助普查人员开展相关工作,不但能降低人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普查成果的信息化水平和共享应用能力。随着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图像识别技术方法在相关工作中还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受到特定生产加工方式影响,较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药材。道地药材是我国几千年悠久文明史、中医中药发展史形成的特有概念,根据道地药材的定义,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之间的同种药材在质量和疗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特定区域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该文基于采样点的青蒿酸含量及其各种潜在的地理环境因子,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地理环境因子对中国各地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青蒿酸含量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环境因子对青蒿酸含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依次为土壤类型(0.233)年均辐射量(0.208)植被类型(0.192)高程(0.171)日照(0.170)年均气温(0.153)年均降水量(0.111)坡度(0.110)相对湿度。其中,土壤类型和年均辐射量是探测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主要影响区域在土壤类型为初育土,年均辐射量为1 200~1 400 k Wh·m-2的分区。该研究筛选出的地理环境主导因子可用于遥感技术监测青蒿酸的空间分布区域,从而为黄花蒿的种植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