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告建立唾液酸免离心快速测定法,用本法检测了137例正常人和308例恶性肿瘤及其它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其对癌症检测的灵敏度为83.4%,高于原测定方法(P<0.05),特异性95.5%,与现有方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省时、经济,而且具有血清用量少,线性关系好,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在临床及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尝试应用32P胶体对脑胶质瘤细胞U87进行持续低剂量率辐射,并分析其剂量生物效应. 一、材料与方法 1.U87细胞培养.U87细胞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供.应用96孔板进行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尝试应用32P胶体对脑胶质瘤细胞U87进行持续低剂量率辐射,并分析其剂量生物效应. 一、材料与方法 1.U87细胞培养.U87细胞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供.应用96孔板进行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4.
给雏鸡肌注庆大霉素(GM)80mg/kg·d,连续注射10d后分成地塞米松治疗组,用4mg/kg·d量再连续治疗1周;及对照组(非治疗组)。此后分别间隔0、1、2、3和4周处死动物,对雏鸡耳蜗基底乳头(Bp)用扫描电镜(SEM)和光镜观察。结果发现地塞米松(Dex)治疗组再生毛细胞分化数目增多,增殖速度加快,使成熟的再生毛细胞数显著增多,与对照组相比,整个受损Bp恢复过程明显缩短。证明Dex对雏鸡Bp受GM损害后的毛细胞再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示毛细胞再生可能存在着刺激机制。  相似文献   
5.
血清NSE和CYFRA21-1表达水平与肺癌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NSE和CYFRA2 1 - 1在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原发性肺癌 (PLC)的诊、病情监测及疗效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在手术、放疗或化疗前后 2周内采集PLC患者血清标本 1 93份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标本血清中NSE和CYFRA2 1- 1的表达情况。结果 PLC患者血清NSE和CYFRA2 1 - 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血清NSE和CYFRA2 1 - 1总体表达水平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39.1 4± 2 3 .32 ) μg/L(46 .1 1 % )和 (1 0 6 .2 8±54 .2 3)U/L(49.2 2 % )。其中鳞癌 (SqC)分别为 (2 4 .58± 1 3 .2 6) μg/L(32 .43 % )和 (1 4 7.1 5± 72 .2 9)U/L(83 .78% ) ,腺癌 (AC)分别为 (2 7.1 3± 1 6 .85) μg/L(41 .46 % )和 (79.63± 35 .82 )U/L(32 .93 % ) ,且随TNM发展而升高。血清NSE和CYFRA2 1 - 1表达水平在手术后 2周显著下降 (P <0 .0 5)。病情稳定、疗效较好的患者血清NSE和CYFRA2 1 - 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病情进展、疗效较差的患者明显升高 (P <0 .0 5)。结论 NSE和CYFRA2 1 - 1表达水平对PLC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定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鼠双微体基因2(MDM2) T309G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相关性。方法:用酚氯法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的方法检测10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00例健康男性的MDM2 T309G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中G、T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2.5%、47.5%,对照组中G、T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5%、59.5%,MDM2 T309G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TT基因型在对照组分布频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MDM2 T309G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G等位基因与前列腺癌发病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陕西省汉中地区妇女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反向点杂交法对HPV感染进行分型检测。结果 汉中地区妇女人群HPV感染率为29.86%,高危、低危、高低危感染率分别为26.79%、1.57%和1.49%。高危单一和多重感染分别占总人群的21.08%和5.71%。在≤ 20岁和>60岁年龄组均有较高感染率,在>21岁各组中随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步升高。高危型感染率在51~岁年龄组为最高。总体和单一常见亚型为16、58、52、53、33、39型,分别占总体感染73.25%和79.71%,16亚型分别占27.11%和34.41%;多重常见亚型为16、52、58、53、39和33型,占多重感染的64.75%,16亚型占17.51%。单一占总感染的75.66%,高危单一占70.59%;多重占总感染的24.34%,高危多重占24.13%。在多重感染中以二重高危感染最为多见,占多重感染的72.50%。结论 汉中地区妇女人群HPV感染率较高,其常见高危亚型为16,58,52,53,33,39型,低危型为6和43型。不同年龄段的亚型分布各有不同。HPV总体感染、高危、低危和高低危混合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槲寄生碱抗胰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槲寄生碱对人胰腺癌细胞PC-3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槲寄生碱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对不同浓度的槲寄生碱作用48h后的细胞进行凋亡及Bcl-2的表达检测。结果:槲寄生碱对PC-3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IC 50为8.64μg/mL。FCM检测后与对照组相比,加入槲寄生碱的PC-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Bcl-2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槲寄生碱能够抑制人胰腺癌细胞PC-3的增殖,并能促进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干扰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陕西省榆林地区妇女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735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735例妇女人群中共检出HPV阳性者220例,总感染阳性率为29.93%(220/735),其中高危型感染阳性率为25.85%(190/735,包括多重高危感染),低危感染阳性率为2.31%(17/735);高低危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77%(13/735)。在被检测的16个高危HPV亚型中,最常见类型依次为16、58、53、52、18和51型,未检测出45型;在被检测的3种低危HPV亚型中依次为6、11、43型。HPV阳性者中单一基因型感染率23.67%(174/735),占HPV感染79.09%(174/220);单一高危型感染率为21.36%(157/735),占HPV感染71.36%(157/220),占单一感染90.23%(157/174)。多重感染率为6.26%(46/735),占HPV感染20.91%(46/220);在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为常见达4.35%(32/735),占HPV总感染14.55%(32/220)。不同年龄段妇女人群HPV感染率分别为29.41%、31.92%、31.33%、28.40%、32.65%和41.66%,各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陕西省榆林地区妇女人群宫颈HPV感染率较高,在单一感染中以16、52、58、33、51和11比较常见;在多重感染中以16、58、53、52、18和51型比较常见,综合统计则以16、52、58、53、51和18型感染比较常见。各年龄段妇女人群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陕西省延安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年龄分布,为本地区女性宫颈癌防治和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择2011-01-01-2015-07-3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体检(478例)、"两癌"筛查、机会性筛查(2 250例)及就诊(814例)的3 542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率为40.54%(1 436/3 542),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38.42%(1 361/3 542);低危型HPV感染率3.78%(134/3 542);感染年龄分布以≥61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其次是51~60岁年龄组.各年龄组HPV感染率和高危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组统计,高危亚型检出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3位,≤30岁年龄组为HPV16、HPV58和HPV39,其余各组均为HPV16、HPV58和HPV52.低危感染以HPV6和HPV11为主.单一型别感染占总感染人数的74.72%(1 073/1 436),其中单一高危感染占69.56%(999/1 436),单一低危占5.15%(74/1 436).多重感染占总感染人数的25.27%(363/1 436),最高检出四重感染.单一感染率、单一高危感染率最高的为41~50岁年龄组,多重高危感染率和高低危混合多重感染率最高的是≥61岁年龄组,各年龄组高低危混合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感染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陕西省延安地区HPV感染年龄分布以≥61岁年龄组较高,主要亚型为HPV16、HPV58和HPV52,感染类型以单一感染为主,提示HPV亚型的分析对疫苗的研发和宫颈癌的筛查及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