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酰胺类抗生素,从而使之失效[1],还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为更好地了解ESBLs的发生率和耐药性,以控制ESBLs菌的传播和流行,我们对203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做了ESBLs检测,并分析其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院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流行株及可能的流行环节,以制定出更合理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方法收集本院患者及环境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共57株,用纸片法检测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分析. 结果 5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含酶抑制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5.1%、45.6%,头孢替坦(CTH)耐药率为43.8%、头孢吡肟(FEP)38.6%,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0%;5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为28个克隆株,其中33株PFGE图谱分为A、B、C、D 4型:A型是主要流行株(22株),主要集中在NCU、ICU.结论本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流行主要为A、B、C、D型,NCU和ICU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域;临床应慎用头孢三代类药物,以减少药物对菌株的筛选作用;各病区应进一步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3.
烧伤患者血小板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及其动态变化与烧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烧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按不同烧伤面积分成3组,监测疾病的不同时期血小板与正常人的差异及动态变化的规律。结果烧伤早期烧伤面积越大、深度越深,血小板下降幅度越大;随着病情的好转,血小板逐渐升高,烧伤面积越大、深度越深,血小板在较高范围内波动时间也越长。结论血小板计数及其动态变化能较准确、敏感地反映烧伤患者病情的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病原菌耐药性检测结果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统计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标本的培养结果,了解病原菌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回顾调查近期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培养送检率、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液培养的送检率为67.8%,病原菌阳性率为55.9%;菌种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2.39%,革兰阳性菌占14.18%;不同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7.8%、34.8%,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1.5%、44.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63.9%.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仍以经验用药为主,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选择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真菌快速药敏试验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流式细胞术检测真菌药敏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应用该法检测230株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并将其检测结果与m27-a2的标准化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流式细胞术所检测的mic值与m27-a2标准化方法的检测mic结果一致率为85.0%~100%.结论 流式细胞术与标准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of flow cytometry for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methods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s of flow cytometry were optimized and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1cs) of 230 strains of candida spp to flucytosin,fluconazol,itraconazole,amphotericin b were detected.the mic results obtained by flow cytometry were compared with m27-a2 reference assay.results the agreement of mic results between flow cytometry and m27-a2method was 85.0% - 100%.conclusion flow cytometry can be used as a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患者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并探讨其与病程、病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的代谢产物NO2^-和NO3^-含量;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含量。结果:3种性质不同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NO、ET含量无差异(P均〉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血NO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E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血NO含量增增加,ET含量均减少(P均〈0.01)。病灶越大者NO含理越低,而血ET含量却越高(P均〈0.05)。NO与ET二者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NO、ET可作为判断脑卒中病以重和估计预后的一种参考指标;血NO、ET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的疾病发展、演变过程;提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使用增加NO合成或  相似文献   
7.
2009年金华市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金华市中心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的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判断标准参照2007年版CLSI文件。结果临床共分离出2224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7%,革兰阳性菌占2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51.7%和91.5%,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的检出率首次高于粪肠球菌,分别为52.1%、25.5%;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但对氯霉素的耐药率相反;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ESBLs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3.1%;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2.2%、60.1%;出现7株泛耐药铜绿单胞菌和5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医院细菌的耐药现状比较严峻,尤其是泛耐药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增多,应引起重视,并及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医院6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2003-2005年与2006-2008年两个时间段血培养中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方法 用WHONET 5.3软件对两个时间段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两个时间段所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变化表现为非发酵菌由5.1%上升至22.4%,而沙门菌属由26.9%下降至4.3%,肠球菌属由2.1%上升至6.9%,真菌由4.5%上升至8.2%,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 两个时间段引起血液感染的病原菌发生明显的变迁,应加强疑似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 方法 对598例小儿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598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72株,分离率45.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01株(73.9%),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52.9%、43.8%,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最低;革兰阳性球菌52株(1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最敏感;真菌19株(7.0%). 结论 小儿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及时掌握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动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对598例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598例标本检出致病菌272株,分离率45.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01株(73.9%),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酶率分别达52.9%、43.8%,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性最低;革兰阳性球菌52株(1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最敏感;真菌19株(7.0%)。结论小儿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菌种对抗生素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应及时掌握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