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编辑多叶光栅(multi-leaf collimator,MLC)缩小剂量热点方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例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CT图像,勾画胸壁、腋窝与锁骨上下相关预防照射区域和危及器官,基于医科达Precise医用直线加速器和CMS XiO 4.80计划系统,以5 000 cGy/25 f处方剂量分别对每例患者设计采用编辑MLC缩小剂量热点方法前、后2种放疗计划(plan1和plan2),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评估2种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及治疗参数的差异。结果:2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均满足临床要求,plan2相对于plan1,PTV的D1 cc降低1.87%(t=37.467,P=0.000)、D98%降低0.38%(t=2.664,P=0.000)、V107%降低7.30%(t=2.595,P=0.029)、V110%降低23.58%(t=6.684,P=0.000),PTV的其它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和治疗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编辑MLC缩小剂量热点方法有利于缩小PTV的剂量热点,对其它参数的影响甚微,建议设计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计划时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腰椎转移瘤3种不同射野角度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10例腰椎转移瘤患者,以3000 cGy /10F处方剂量分别对同一患者设计七野均分(plan-A)、五后野(plan-B)、七后野(plan-C)3种调强放疗计划,所有计划均使用相同的目标函数和剂量限制条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价3种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参数以及治疗参数差异。结果 3种调强放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对于计划靶区的DmeanD2%D98%、CI、HI,plan-A与plan-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优于plan-B(P < 0.05)。对于双侧肾脏的受照剂量,plan-B低于另外2种计划(P < 0.05);对于脊髓的Dmax,plan-B高于另外2种计划(P < 0.05);对于正常组织的V5V10,plan-B低于另外2种计划(P < 0.05),对于正常组织的V15V20V25,plan-B均高于另外2种计划(P < 0.05)。在治疗参数方面,plan-B的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最优 (P < 0.05)。结论 七野均分(plan-A)和七后野(plan-C)IMR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及降低脊髓Dmax方面较优;五后野(plan-B)IMRT计划在保护双侧肾脏及缩短治疗时间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体多发转移瘤放疗中单射野中心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例于某院接受椎体多发转移瘤调强放疗患者,基于医科达Precise医用直线加速器与CMS XiO 4.80计划系统,以4000 cGy/20f处方剂量分别对同一患者设计2种放疗计划:plan-1采用多射野中心,plan-2采用单射野中心。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比较2种计划剂量学参数及治疗参数的差异。结果:2种计划均满足靶区剂量覆盖要求,靶区D2%、Dmean、D98%、V100%、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及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种计划双侧肺V20、脊髓Dmax、心脏Dmean及双侧肾脏V10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lan-2的双侧肺V5、Dmean及双侧肾脏Dmean分别比plan-1下降41.8%、18.7%和3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计划机器跳数、子野个数及出束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lan-2的摆位时间比plan-1缩短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射野中心技术在保证靶区剂量覆盖的条件下,有效降低了椎体多发转移瘤放疗中双侧肺V5、Dmean及双侧肾脏Dmean,并且大幅缩短了摆位时间,建议在临床应用中运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溶液pH值及Fe3+、Mn2+对铀酰离子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荧光法测量液体样品中的微量铀。结果 溶液pH值在3~10时对标准加入法测微量铀无明显影响;pH值为6左右时,单位铀浓度增长所对应的荧光增长计数最多,测量结果最接近标准值,pH值为13左右时已无法进行测量。Fe3+、Mn2+会熄灭铀的荧光,对测量产生负干扰,1 ng/mL铀溶液中Fe3+的最大允许量为10μg/mL,Mn2+的最大允许量为0.1 μg/mL;可通过预处理或适当稀释样品溶液的方法来降低Fe3+、Mn2+的干扰。结论 采用标准加入法测量时应尽量控制pH值在3~10之间;Fe3+、Mn2+与荧光增强剂形成的络合物会吸收紫外光,对铀的测量产生负干扰。当待测样品铀浓度超出测铀量程是测量结果偏高,无法得出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基于常规布野方法与分段布野方法设计的IMRT计划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8例接受放疗的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CT图像,勾画胸壁、腋窝与锁骨上下相关预防照射区域和危及器官,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常规布野IMRT计划(CFF_IMRT)和分段布野IMRT计划(SFF_IMRT),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评估两种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及治疗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均满足临床要求,靶区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F_IMRT 相对于CFF_IMRT,心脏V30降低54.4%(P=0.000)、Dmean降低24.5%(P=0.000),患侧肺V5降低17.6%(P=0.000)、V10降低25.9%(P=0.000)、V20降低9.7%(P=0.000)、Dmean降低14.2%(P=0.000);其它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F_IMRT出束时间比CFF_IMRT增加10.9%(P=0.000),两种计划机器跳数和子野个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FF_IMRT 相对于CFF_IMRT,出束时间略有增加,但心脏、患侧肺的受照剂量显著降低。从剂量学角度分析,分段布野方法有利于减轻乳腺癌放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种基于Monaco计划系统的混合推量(hybrid boost,HB)计划设计方法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某院行鼻咽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10例患者,对每例患者基于Monaco计划系统设计处方分次为33f的同步推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IMRT计划SIB-IMRT33f,保持分次剂量不变并将处方分次修改为28f得到SIB-IMRT28f计划。基于SIB-IMRT28f计划,分别通过利用Bias Plan功能,添加处方分次为5f的处方,复制SIB-IMRT33f计划、修改处方分次为5f、删除PTV2调强优化函数后重新优化3种方法设计SIB-IMRT5f1、SIB-IMRT5f2和SIB-IMRT5f3计划,再将SIB-IMRT28f计划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两种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IMRT)中的剂量学差异,为非小细胞肺癌IMRT计划设计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择确诊为NSCLC的患者10例,分别制定采用Sliding Wnd(SLD)和Smart Sequence(SMT)算法的IMRT计划,比较两种算法在IMRT计划中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治疗时间以及二维剂量验证结果。结果 SLD算法的计划靶区D2%D98%DmeanCI、HI值均优于SMT算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D算法双肺的DmeanV20V30V40V50均优于SMT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脏、脊髓等其它参数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T算法的机器跳数与SLD算法相比减少了48 MU,治疗时间减短了7.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D算法和SMT算法的IMRT计划二维剂量验证3%/3 mm的γ通过率分别为(99.2±0.5)%和(99.3±0.6)%,2%/2 mm的γ通过率分别为(95.1±1.5)%和(96.4±1.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算法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以及二维剂量验证通过率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IMRT计划设计。SLD算法的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对双肺的保护均优于SMT算法,在NSCLC调强放疗中可优先考虑SLD算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