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后尿道结石误诊为前列腺炎的较为少见,2006-07~2006-09我院收治2例,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19岁。因尿频、尿不尽感5 d在当地诊断为前列腺炎,给予抗感染,多功能前列腺按摩仪治疗3 d,症状无缓解转诊至我院。入院体检:腹平软。膀胱浊音区不大,尿道外口未见异常分泌物,肛诊前列腺质中,压痛明显。尿液分析提示红细胞和白细胞增多,KU B平片见耻骨联合处有一长约1.0 cm长条形高密度影。考虑为后尿道结石。遂在局麻下行膀胱镜检,见前列腺部尿道有一大小约1.0 cm表面毛糙结石,经行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尿管2 d,拔管后患者排尿正常出院。例2:…  相似文献   
2.
刘绪堃  黄菲  孙成亮  谢国璀 《中草药》2018,49(23):5610-5613,5618
目的观察癃清片治疗小儿外生殖器畸形术后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隐匿阴茎及尿道下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隐匿阴茎30例+尿道下裂19例)术后先静脉滴注头孢替唑1~5 d,随后单用癃清片治疗4~7d;对照组60例(隐匿阴茎32例+尿道下裂28例),单用头孢替唑静脉滴注;隐匿阴茎患儿术后留置硅胶气囊导尿管5 d,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留置硅胶气囊导尿管8~14 d,两组均至拔除导尿管次日停药;用药期间观察阴茎创面愈合情况,每3天复查尿常规1次,每5~7天复查尿培养1次,拔除导尿管后第2天再次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各1次。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无畏寒、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术后均未发生阴茎创面感染及皮肤坏死;术后治疗组尿道下裂患儿尿培养阳性2例,为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照组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培养阳性5例,2例为大肠埃希氏菌,1例为鲍曼不动杆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隐匿阴茎患儿尿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尿道下裂患儿治疗组发生尿漏2例,对照组尿漏3例。结论癃清片对术后留置导尿管患儿,可有效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减少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临床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是射精障碍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14%-41%^[1],笔者根据阴茎包皮口及系带的解剖结构特点及性反射机制,从2006年5月开始采用包皮口成形联合阴茎系带羊肠线植入术治疗早泄38例,其中29例获3个月随访,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联合应用真空吸引技术的疗效。方法 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联合应用Lithovac碎石真空吸引装置治疗泌尿系结石52例。患者平均年龄36岁。肾结石3例,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分别9例、12例和28例。平均结石面积:79mm^2。结果 全组平均手术时间31min,原位碎石率100.0%。结石上移率1.7%。2例碎石不完全者术后行ESWL治疗。未发生手术并发症。49例随访l-3个月,结石排净率96.0%。结论 联合应用真空吸引技术在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可以减少过高的灌注液压力导致的结石上移和肾实质返流,更有利于视野清晰。真空压力以-0.2~-0.4bar吸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刘绪堃  谢国璀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47-3148
肾脏损伤及肾动静脉畸形所致肉眼血尿多为小血管出血,对肾血管三级以上分支病变所致血尿,以往临床多采取保守治疗,疗程较长且易反复,期间若因出血加重或继发感染等被迫改行手术,又因难以明确损伤血管具体部位而增加病肾切除率[1].笔者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介入栓塞治疗25例肾脏小动脉出血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侧睾丸切除与睾丸实质刮除及LHRH类似物治疗前后血清睾酮值、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对2007-01~2012-12前列腺癌(PCa),临床分期为T3N1MX37例。其中双侧睾丸切除14例(A组)和睾丸实质刮除11例(B组)手术前后、LHRH类似物治疗12例(C组)前后的血清睾酮值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做为研究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三种方式均可作为前列腺癌晚期的内分泌去势治疗(有效率>70%)。在降低血清睾酮的差异上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SDS评分评估看,药物治疗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睾丸实质刮除优于睾丸切除,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睾丸实质刮除优于双侧睾丸切除。如果经费充裕,药物去势也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Snodgrass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nodgrass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对2000~2010年我院应用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61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阴茎体型56例,阴囊型5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一期手术治愈55例(90.2%),余6例发生尿瘘,其中1例尿瘘重新留置导尿管后治愈,冠状沟处漏尿3例,吻合口漏尿2例,6~12个月后行尿瘘修补术治愈。结论 Snodgrass手术一期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操作简单,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选择29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后尿道损伤12例,前尿道损伤17例,均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术后留置导尿管3~8周,每7~16d更换管径增大2F的导尿管1次.结果 29例尿道损伤患者一次留置导尿管成功,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无尿失禁存在;29例患者中,27例拔除导尿管后排尿通畅,2例2周后尿线变细,经短程尿道扩张后,排尿正常.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术式简洁、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术后持续柔性渐进性尿道扩张及严格护理,可有效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近4年来应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组44例患者中,阴茎型尿道下裂34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0例.均采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平均重建尿道长度2.8 cm.结果:一期手术成功率90.9%(40/44例),尿瘘9.1%(4/44例).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1次,随访3个月以上,阴茎外观及排尿均良好.结论: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对伴有阴茎下曲、尿道板发育不好的阴茎型及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输尿管肾镜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自1999年9月至2001年3月,对13例单纯ESWL治疗无效又不接受开放手术的肾盂及移行部结石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残石配合ESWL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