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0年泉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发病日期"在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现住址属于泉州市的手足口病个案数据库,用SPSS 15.0软件统计分析;收集泉州市CDC 2010年全部的手足口病检测结果,录入Excel表格后整理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共报告手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泉州市2006—2009年流感监测结果,探讨流行规律和影响监测质量的因素。[方法]通过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与实验室检测,对流感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2006—2009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诊急诊就诊总比例平均为1.2%;监测标本总阳性率13.3%(392/2 952),其中甲型H1N1流感占52.6%,季节性H3N2和H1Nl型各占22.2%和9.2%,B型占16.1%。2009年检出阳性率高于其它年份。[结论]应加强流感监测和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研究,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传染病防控与应急优先排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区域传染病暴发风险提供量化判断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筛选指标,确定评估传染病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第1轮、第2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15%, 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0.99。第2轮咨询传染病常规防控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69、 0.44和0.55,高于第1轮的0.33、0.16和0.26;应急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51、 0.45和0.58,高于第1轮的0.23、 0.22和0.35,经Kendall’s W检验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2轮Delphi法专家咨询构建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51项,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35项,同时确定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论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常规和应急2个层面传染病防控提供了评价工具,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泉州市各监测点10年来监测资料,了解鼠间疫情。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生物分类学、血清学调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年来,全市共捕获啮齿动物32186只,平均鼠密度8.18%,染蚤率36.84%,黄胸鼠构成比35.05%,印鼠客蚤构成比81.72%,总蚤指数1.30,印鼠客蚤指数1.07,鼠疫实验室检测用4种方法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泉州市鼠间出现临界线的危险信息和指征,必须引起注重,加强监测,采取防制措施,防患于未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评价泉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的运行效果,为推进其应用提供依据。以泉州市2008年4月2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预警系统中的预警信号、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6 286条,涉及24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天预警0.3次。响应信号6 105条,响应率为97.12%,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被判断为疑似事件111条(1.81%),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25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28.74%,阳性预测值为22.52%。由此可见,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预警效率仍须提高。通过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可提高预警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晋江市某小学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9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年级1∶3匹配,随机抽取同年级无症状的87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接触和可疑暴露、饮水、用餐和卫生习惯等;采集部分环境及生物学标本进行诺如病毒和致病菌检测。结果 29例均为学生,罹患率5.2%(29/558),教职工无病例。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例呕吐物的危险性是10.67倍,是疫情进展迅速的主要影响因素。从4份病例肛拭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Ⅱ型核酸阳性。结论根据现场流调、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该疫情是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校内胃肠炎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9年泉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分布特点。方法从国家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导出发病日期在2009年的泉州市手足口病个案数据库,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 865例,报告发病率为36.39/10万(男48.23/10万,女24.24/10万);其中临床诊断病例2 799例,实验室诊断病例66例。发病以0~4岁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0.58%。结论 2009年泉州市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应积极采取防控措施,以保护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估泉州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现状,提出提升能力的重点方向和内容。方法设计使用3种专用的调查表,对确定为调查对象的5家疾控机构、18家医疗机构及16所学校进行定量和定性调查。结果泉州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疾控及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验室检测能力弱等问题,各类学校的传染病疫情发现报告组织管理尚有不足。结论需重点加强基层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各级学校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泉州市2010-2014年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滚雪球”方式招募的MSM者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进行HIV和BED检测,分析感染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MSM对象1594名,平均(29.2±8.6)岁,未婚67.5%,文化以≥初中为主(93.2%).AIDS知晓率为86.9%,血清HIV感染率为11.9%,近4年感染率呈上升趋势;2012-2014年新发感染率下降(54.8%、33.3%、29.5%).近6个月发生同性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近6个月异性性关系使用安全套和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是保护因素;近1年患有性病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泉州市近4年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降低HI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泉州市2009年流感活动情况及其型别特征。结论通过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泉州市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全市流感样病例占就诊人数的0.26%~2.34%;全年采集监测标本1392份,经RT-PCR法检测样本阳性率为22.34%;经MDCK细胞分离流感毒株134株,其中季节性H3N2和HINl型各占60.45%和11.19%,甲型H1N1流感占21.64%,B型占6.70%。结论 2009年泉州市流感春夏季以季节性H3N2亚型流感为优势毒株,秋冬季以甲型H1N1流感为流行株,需加强泉州市流感监测和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