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煤矿生产性噪声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国内对地面工厂的噪声作过大量的研究。煤矿多为地下作业,目前对煤矿噪声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摸清煤矿噪声的声源、强度及其特性,我们于1983年10月至1984年4月对阜新矿务局的两个竖井及七个斜井的噪声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1911年 Loriga 氏首次报导了使用风动工具工人出现手指苍白现象。而振动病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在职业病中占有重要位置。Haggen 氏报导,振动病占职业病的3.94%。在苏联,振动病在慢性职业病中占第三位(19.2%)。我国关于振动病的研究从1963年起陆续有过报导。本文拟对不同风动  相似文献   
3.
寿命和死因是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分析死亡原因及其对寿命的影响,能提供卫生工作的重点、评价卫生工作的效果。1980年以来,我们加强了地段保健工作,建立了疾病监察点。以辽宁省阜新市平安地区4个居民委员会为基地,对全部居民进行了逐户调查,建立了居民卫生卡,制订了一套出生、死亡报  相似文献   
4.
煤工尘肺的远期预后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寿命表的方法对某矿区1333例煤工尘肺的全死因累计存活率及去尘肺有关死因(肺心病、肺结核)累计存活率分别进行计算,得出全死因累计存活率,y_1=1.0198-0.0174x……(1),r_2=-0.9139,去尘肺有关死因后累计存活率,y_2=1.0172-0.0096x……(2),r_2=-0.8977,根据公式(1)及(2)推算15年后存活率相应为75.88%及87.32%,20年后为67.18%及82.52%,25年后为58.44%及77.72%。由此可见,去尘肺有关死因后,尘肺病人的存活率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某火药厂125名接触三硝基甲苯(TNT)男工妻子149名非TNT作业男工妻子的妊娠结局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明,除新生儿死亡对照组高于接触组(3/63,0/195,P=0.014)外,两组的其它异常生殖指标如自然流产、死胎死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将两组各种生殖异常综合后比较,亦未见显著性差异。提示职业接触TNT对男工妻子生殖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长期负重对妇女身体健康的影响国内报道甚少,我国关于女工负重的容许标准尚待制订。为此我们对煤矿矸石排弃场上回收煤炭的女工进行了调查。第一组女工用肩抬筐,将煤或矸石运到指定地点,每两人每天200筐,每筐煤重40Kg,矸石50Kg,累计行走距离12000米。另一组女工从矸石中拣煤,过筛后装入土篮,两肘部各挎一个运至指定地点。每一土篮装煤12.5Kg,每天每人100土篮,负重行走10000米.两组均为露天作业,劳动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HD)病因的研究很少涉及环境毒物。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将讨论CAHD可能的环境病原学因素。 一、一氧化碳 吸烟时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很可能是CAHD的致病因子。猴和兔短期接触一氧化碳后(COHB:10~21%)均发生动脉硬化,饲料中同时加入胆固醇,则其动脉硬化更加明显。Wald曾指出,COHB的水平超过5%的吸烟者患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同年龄性别的COHB低于3%的吸烟者的20倍。 芬兰通过对大量铸工的调查发现,心绞痛发病率在不接触一氧化碳的不吸烟的人群中为2%,而在接触一氧化碳的吸烟者中为19%。一氧化碳接触增多,随之发生原有CAHD的恶化。周围空气中一氧化碳增多时,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