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1.
溴隐亭对高泌乳素血症妇女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较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促排卵治疗中溴隐亭应用时机对诱导排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促卵泡激素药物促排卵治疗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溴隐亭与促排卵药物治疗同时进行。B组: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后促排卵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方案,A组促排卵治疗用药量、用药时间明显增加,妊娠率低,流产率高,促排卵周期雌二醇水平较B组低;B组方案促排卵率高、妊娠率高,流产率低。结论: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后,使用促卵泡激素药物促排卵治疗不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3种用于蛋白类药物载体的可降解膜材料,并比较其降解性能和释药性能.方法 制备了3种不同的可降解缓控释放膜,即明胶膜、壳寡糖膜和交联壳寡糖膜.利用考马斯亮蓝测定蛋白释放量,确定膜的降解率和溶胀率.同时,采用噻唑蓝(MTT)法考察膜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交联壳寡糖膜的释放时间(168h)大于壳寡糖膜,且不同介质中的释放时间不同,降解率和溶胀率分别为60%(360h)和110.45%,而壳寡糖膜的降解率和溶胀率分别为80%(360h)和113.03%.MTT结果表明,交联壳寡糖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交联壳寡糖膜为最佳蛋白类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一种可以携带药物单向作用患处的膜型缓释制剂,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不良影响。方法昆明小鼠30只,鼠龄6周,雌性,体质量20 g左右。利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壳聚糖分别制作外层膜和释放膜,通过交联层将2层结合,利用单向释放实验、蛋白释放、淫羊藿苷释放(测定其光密度值)确定膜的单向缓释放性。分别取不同释放时期的膜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其在不同释放时期膜微观结构的变化。利用降解率确定膜的物理性质,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了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载药后对治疗的有效性。结果通过释放实验、载药实验,证明单向膜可以包载不同溶解性质(水溶性、脂溶性)的药物,具有单向缓释作用。在释药过程中膜微观结构有明显变化,15 d后降解率达到96%左右。生物相容性实验和HE染色实验证明单向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实验证明包载淫羊藿苷的膜可以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生一定量的碱性磷酸酶,发生分化。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确定单向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单向释放性和缓释性,载药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黄少丹  俞玫 《广东医学》2000,21(9):796-797
目 的 探讨治疗婴幼儿湿疹较为理想的外用药物。方法 将150例患儿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葡萄糖酸洗必泰、醋酸去炎松、丁酸氢化可的松外用治疗。结果 经过7~14d治疗后,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90%和84%。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组出现皮质激素类药副作用。结论 西 酸氯化可的松是治疗婴幼儿湿疹较  相似文献   
5.
陆朝国  杨鋆  喻仙  蒋智  俞玫  赵玲  舒莎 《贵州医药》2016,(8):879-881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主要以 EV71(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 CoxA16(coxsachie virus A16,CoxA16)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1]。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首次发现手足口病以来,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流行,卫计委于2008年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2]。贵阳市于2009年起发生手足口病流行,且连续4年保持较高的流行态势,2009~2012年发病例数分别为6402、18400、13242、22541例,发病率分别为164.18/10万、471.85/10万、303.89/10万、521.20/10万。为了探索手足口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以便在今后预防控制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我们就贵阳市两家手足口病定点医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基因通过化学偶联和特异性免疫结合在双磷酸氨基酯改性的316L不锈钢冠状动脉支架上,评价支架改性和负载质粒DNA的效果.方法 金属支架首先利用双磷酸氨基酯改性引入氨基活性基团,化学偶联抗DNA抗体,然后免疫偶联质粒DNA,得到血管支架上负载抗体和基因的模型.结果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分析确定了支架表面磷酸氨基的存在,同位素标记验证了改性后支架表面结合的抗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结合容量.结论 双磷酸氨基改性的血管支架表层富含可反应氨基,可以作为新型反应界面,与生物活性分子进行偶联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一种高灵敏、高特异的免疫磁性微球(IMMS),为其在肿瘤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方法分别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3-(2-吡啶二硫代基丙酸酯)(SPDP)和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作为交联剂,将鼠抗人免疫球蛋白G(IgG)偶联于磁性微球上.采用激光共聚焦检测和125Ⅰ标记抗体考察偶联效果.比较交联剂、磁球微球上功能团、间隔臂、偶联条件及抗体用量等因素对偶联效果的影响.分别对不同浓度人源IgG进行吸附,确定最低检测值.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间隔臂对偶联效果影响不大.两种交联剂均可将抗体联接于磁性微球上,EDC为交联剂,工艺更为简便,室温条件下抗体结合效果优于4℃条件下.本实验所制备的IMMS对人源IgG的最低检测值为50pg/mL.结论 本实验以人源IgG为肿瘤标记模型,成功地制备了一种高灵敏、高特异免疫磁性微球,制备简便,成本低廉,为肿瘤早期诊断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贵阳市禽类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探讨贵阳市禽流感防控措施。方法 (1)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贵阳市禽类规模养殖场、散养集中地区、蛋禽批发市场、城乡活禽交易市场等4类禽类环境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A型、H5、H7、H9亚型)。(2)采用卡方检验对环境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35份外环境样本的FluA阳性率为16.32%,FluA在各个季度、样本来源、样本类型、流通环节的禽类相关外环境中均有检出,不同年度、不同季度、不同地区、不同样本来源、不同样本类型、不同流通环节的Flu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在同一份样本中,存在FluA不同亚型混合污染的情况。结论 贵阳市禽类相关环境普遍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蛋禽批发市场、活禽市场是禽流感病毒持续存在的高风险区域,是禽流感传播的关键环境,应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