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广播高频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方面。为了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播发射台环境中高频电磁场场强分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制订我国广播高频的卫生标准提供部分流行病学依据,作者等于1986年5~6月,选择建台28年的某电台进行了一些初步调查工作。调查对象和方法:(1)现场测试:电磁场强度测定采用RJ-2型近区场强测定仪。  相似文献   
2.
汪岭  俞太念 《宁夏医学杂志》1991,13(6):338-339,341
本文对64名电焊作业工人进行了脑血流图和血流动力学的探讨。脑血流图结果表明:接触组与对照组相比,两侧波幅差有显著差异(P<0.05),波幅、上升时间、阻力指数、倔强系数、流入容积速度和重搏波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波幅值明显降低,阻力指数减小,流入容积速度延长。血流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组间血管弹性扩张系数(FEK)有显著差异(P>0.05),而血管顺应性(AC)、血管总周阻力(TPR)、肺动脉楔压(PAWP)、肺血管阻力(PAR)、肺动脉压(PAP)、全血粘度(11)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管总周阻力和全血粘度有增高趋势。提示电焊作业首先对脑血流影响,而再致脑植物神经细胞损害;长期接触电焊烟尘可致肺泡腔肺动脉血管发生功能性与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对某炭素厂职业人群健康调查结果表明,煤焦沥青烟接触者皮肤损害症征、神衰综合征、呼吸系统症状及女职工的妇科疾病检出率均显著增高。与非接触者比较,这些暴露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且呈现随沥青烟接触强度的增高及接触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趋势,据此,可以推断煤焦沥青烟除引起一般健康危害外,还可能影响这些职业接触人群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煤焦沥青作业工人免疫水平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焦沥青以其多种优良特性在许多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高温焙烧和溶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其中有多种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使职业接触人群肿瘤死亡率明显增高。为探讨接触沥青烟作业对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我们对某碳素厂接触沥青作业工人的免疫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沥青烟作业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能造成较严重的损伤。而且免疫功能损坏出现较早,提示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接触沥青烟作业工人健康损害的早期敏感指标,其中以IgG为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俞太念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81-1883
目的识别、分析某工业炉生产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运用类比法、检查表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锰、铜烟、电焊烟尘、噪声、紫外线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拟建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中,我市于1995年被确定为“全国放射卫生综合监督管理示范市”。通过实施放射卫生综合监督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其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广泛深入宣传。 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由市卫生局、公安局、劳动局、环保局、市卫生防疫站、各县、区、有关主要  相似文献   
7.
建国48年来,我国劳动卫生工作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工业卫生会议,并经政务院批准了《第一届全国工业卫生会议决议》,五、六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劳动卫生工作,由于政府对劳动卫生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经过短短的十余年的时间,全国劳动卫生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十年动乱”期间,劳动卫生机构受到了冲击,致劳动卫生工作处于瘫痪状态。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劳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某镇有毒有害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现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该镇所有的有毒有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并分析其在各类企业中的差异情况。
  结果  全覆盖调查有毒有害143家企业,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共3大类72种,劳动者12 178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害率为24.72%(3 010/12 178)。143家有毒有害企业涉及行业6类,以金属制品业为主,占20.28%。不同行业劳动者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文体、工美、娱乐用品制造业接害率最高;不同经济类型劳动者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国有企业劳动者接害率最高;不同职业病风险等级企业劳动者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风险“较重”的企业劳动者接害率最高。接触物理因素人数最多,又以接触噪声为主;企业申报率、负责人培训率、劳动者培训率、职业卫生检测率、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率均随着企业规模的减小而下降(P < 0.05)。
  结论  嘉定区某镇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广泛,小、微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较差,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增强小微型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范意识,保障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9.
俞太念  陈小贵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06-2807
目的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综合运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及经验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氧化锌、其他粉尘、盐酸、硫酸、氢氟酸、三氧化铬、可溶性镍化合物、氨、硝酸、磷酸、硼酸、氰化物、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环己酮、丙酮、乙酸丁酯、氢氧化钠、碳酸钠、噪声、高温、紫外线、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该拟建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俞太念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507-2509
目的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运用类比法、检查表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锰、铜烟、电焊烟尘、噪声、紫外线、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拟建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