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胰炎合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取符合SAP诊断标准的患者36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胰炎合剂组,每组18例。常规治疗组早期应用生长抑素、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胰炎合剂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炎合剂,观察治疗后一般情况变化、APACHEII评分、血淀粉酶及肠黏膜通透性变化。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胰炎合剂组患者肠鸣音于治疗后第3—5天开始恢复,2组患者于入院后7dAPACHEII均出现明显下降,胰炎合剂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另外该组血淀粉酶及肠黏膜通透性下降要快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胰炎合剂可明显减轻SAP病情,降低APACHEII评分及肠黏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2.
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诊断分级标准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8年3月-2008年3月共收治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255例,现总结回顾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5例,男164例,女91例;年龄16~71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脾亢,合并出血195例(76.5%).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胆囊癌时的处理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30例行LC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I期及9例Ⅱ期患者,至今存活,未见复发;2例Ⅴ期及1例III期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内和1.5年内死亡。结论:LC术前可行胆囊M值测定,术中、术后发现的胆囊癌需尽早开腹或术后行根治性手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中药胰炎合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对照组18例,单纯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18例,采用生长抑素加胰炎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淀粉酶(AMY),血清内毒素(ET)水平,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变化,及治疗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腹胀消失、排气恢复、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DH、AST、AMY、ET、CRP及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并发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中药胰炎合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3岁 ,主因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 2天于 2 0 0 0年 10月 16日入院 ,曾呕吐胃内容物及黄绿色液体数次 ,吐后可短暂缓解腹痛。既往无手术史 ,无结核、伤寒病史。体检 :神志清、痛苦面容。发育、营养一般。皮肤、粘膜无黄染 ,无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胀 ,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 ,肌紧张 ,肝、脾未及 ,扣诊腹水征 (+) ,可闻及高调肠鸣及气过水声。四肢运动自如 ,神经系统正常。腹穿抽出淡红色液 5ml,送检 :蛋白 (- )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常规示白细胞 19 5× 10…  相似文献   
7.
在夏季里大、中城市的公共游泳池每日接纳游泳者多达数千人次,这种超负荷使用,造成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迅速恶化;针对这种情况,积极采取妥善的消毒净化手段是十分重要的。现将国内普遍采用的游泳池水几种消毒方法加以分析比较。1 投加漂白粉消毒法此法是大部份室外公共游泳池目前采用的消毒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任何设备,也不需专门操作人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 (PHT)时脐静脉或附脐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开创一种新的分流手术途径。方法 对 12例门静脉高压症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开放扩张的病人 ,测量其自由门脉压 (FPP)、脏侧门脉阻断压 (SOPP)、肝侧门脉阻断压 (HOPP)、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压 (PU VP)、脐周皮下曲张静脉压 (PU SVP)及脐静脉或附脐静脉肝门阻断压(PUVOPP)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U VP与 FPP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U VP明显于 PUSVP,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1) ;HOPP与 PU VOPP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MPP(SOPP- HOPP)与 (SOPP- PU VOPP)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1) PHT时 ,PU VP与 FPP结果基本一致 ;(2 )门脉最大灌注压 (MPP)可大约用 SOPP与 PU VPP的差表示 ;(3) PHT时 ,PU VP明显高于 PUSVP,说明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开放后自我分流的有效性不大 ;(4 )脐静脉或附脐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开辟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分流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分级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8年3月-2008年3月共收治脾功能亢进患者255例,现总结回顾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54例,女性91例,年龄16—71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合并出血眷195例,占76.5%。其中采用手术切除脾脏治疗225例,占88.2%;采用介入栓塞治疗11例,占4.3%;保守治疗19例,占7.5%。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时脾动脉盗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明显异常,脾脏增大、脾功能亢进、脾静脉增粗、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增宽,侧枝循环扩张等,可能为机体代偿所致,但肝脾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较少,是否存在脾动脉盗血尚未明确。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是否行脾切除术,国内尚无统一意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是否存在脾动脉盗血,及脾切除术前后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是否行脾切除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