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对使用1,3-丁二烯的橡胶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探讨两种风险评估模型的适用性。方法 2017年3—4月选择山东某橡胶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监测及现场调查获得各个岗位的1,3-丁二烯暴露水平和作业条件,采用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各个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结果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显示,丁苯二车间前工序操作岗属于高风险水平,风险(Risk)值为3.8;丁二烯车间、顺丁车间、丁苯一车间的前工序操作岗、丁苯二车间的后工序凝聚岗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水平,Risk值均为3.2,其余岗位为低风险水平;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工厂各车间内的岗位均为高风险,其中丁苯二车间前工序操作岗风险指数最高,为40.79。结论两种模型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不完全一致,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因考虑到工作场所作业条件故能更客观的评估1,3-丁二烯暴露引起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研究受检样品普绿通生物蛋白对大鼠90 d亚慢性经口染毒的毒性效应及其靶器官,求出其无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为其安全使用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研究受检样品95%三氟羧草醚原药对大鼠90 d亚慢性经口染毒的毒性效应及其靶器官,求出其亚慢性经口染毒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其安全使用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目前文献中尚未发现关于95%三氟羧草醚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资料。1材料与方法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  相似文献   
4.
环磷酰胺28 d经口染毒对大鼠的免疫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许多化学物,对人类都具有免疫毒性。美国环境保护局对化学品免疫毒性评价程序及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在1996年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免疫毒性试验指南;在我国,无论是药品、工业化学品还是农药,其安全性评价程序中并未对免疫毒性评价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建立与国际接规并适合我国国情的免疫毒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已知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进行试验,旨在建立大鼠28d染毒的免疫毒性模型,为我国免疫毒性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噪声对豚鼠耳蜗抗氧化酶防御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噪声对耳蜗抗氧化酶防御体系的影响。方法 雄性花色豚鼠 1 6只 ,体重2 50~ 30 0g,随机分为 2组 ,正常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 ,每组 8只。噪声暴露组接触中心频率为 4kHz的倍频程连续噪声 ,强度为 1 0 0dB(SPL) ,每天 8h ,连续 3d。于接触噪声前、噪声暴露结束后即刻测定听觉诱发脑干反应 (ABR) ,并测定活性氧 (ROS)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结果 噪声暴露组的ROS水平为 (2 81 .2± 3 .5)U/mgpro ,正常对照组为 (2 73 .0± 3 .2 )U/mgpro,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SOD、CAT及GSH Px活力分别为 (2 0 6 .5±5 .1 )NU/mgpro、(47.0± 9.0 )U/gpro、(1 4 .1± 2 .5)U/mgpro,比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2 2 1 .8± 4 .8)NU/mgpro、(60 .8± 9.9)U/gpro、(2 1 .1± 3 .1 )U/mgpro]明显降低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噪声可以损伤耳蜗的抗氧化酶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动物实验观察了不同剂量三硝基甲苯(TNT)处理大鼠,对血清睾酮(T)水平及睾丸Leydig细胞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活性影响以及睾丸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TNT200mg/kg处理组大鼠血清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NT100和200mg/kg处理组大鼠睾丸Leyding细胞3β-HS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TNT100和200mg/kg处理组大鼠睾丸Legdig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但可引起生精上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三硝基甲苯(TNT)的雄性生殖毒性,对TNT处理大鼠前列腺、精囊腺的有关改变进行了观察。材料与方法一、试剂和仪器TNT(石家庄市井陉县化工厂提供,纯度>99%);淀粉(市售食用淀粉);其它试剂均为化学分析纯。722型分光光度计。二、动物及...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其损害人类健康和污染环境的潜在危险性越来越突出.对化学品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前提.由于国际范围内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加强以及对化学品登记资料要求的提高,需要开展大量的化学品毒理学评价工作.本文将主要论述由此而引起的诸如动物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富右旋反式炔丙菊酯对大鼠的致畸作用.方法 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进行试验.分别设4、20、100 mg/kg 3个富右旋反式炔丙菊酯原药染毒组,另设玉米油溶剂对照组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每组孕鼠12只.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孕鼠的黄体数、着床数、活胎率、死胎率和吸收胎率、染毒组胎鼠的体重、身长和尾长均未见明显改变,3个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均未见外观畸形、内脏畸形和骨骼畸形;100 mg/kg组妊娠第16天和第20天孕鼠的体重分别为(339.7±13.1)g和(372.2±17.8)g,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356.2±19.3)g和(394.3±16.1)g].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富右旋反式炔丙菊酯原药对大鼠母体具有一定的毒性,无作用剂量为20 mg/kg;未发现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Wistar大鼠的各种自发性肿瘤病变及其发生率。方法 致癌试验中的对照组,采用4周龄SPF级Wistar大鼠,雌、雄性大鼠各60只,试验前观察1周,常规饲料喂饲104周后处死,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报告了Wistar大鼠的各种自发性肿瘤病变及其发生率。雄性大鼠中发生肿瘤的动物占49.12%,发生良性肿瘤的动物占38.60%、发生恶性肿瘤的动物占17.54%;良性肿瘤主要有垂体腺瘤(19.30%)、睾丸间质细胞瘤(5.26%)和皮下纤维瘤(5.26%);恶性肿瘤主要有鳞状细胞癌(7.02%)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3.51%)。雌性大鼠中发生肿瘤的动物占60.34%;发生良性肿瘤的动物占50.00%、发生恶性肿瘤的动物占15.52%;良性肿瘤主要有乳腺纤维腺瘤(25.86%)和垂体腺瘤(24.14%);恶性肿瘤主要有腺癌(5.17%)和乳腺癌(3.45%)。结论 本文报告的Wistar大鼠自发肿瘤及其发生率进一步丰富了现有SPF级Wistar大鼠自发性肿瘤的数据资料,可为有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