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63例)应用奥曲肽(0.3mg,每8h一次)连续静滴,一组(49例)以奥曲肽(0.3mg,每8h一次)连续静滴,同时应用垂体后叶素(50U,每8h一次)连续静滴,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单用奥曲肽组止血成功率71.4%,联合用药组(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止血成功率为87.8%,两组数据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止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乳酸联合BNP检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患者按治疗效果分为A组(有效)和B组(无效).观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乳酸及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 B组起始的血乳酸和BNP明显高于A组,A组中血乳酸和BNP在24 h内降为正常,而B组24 h血乳糖和BNP水平持续升高,且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pH值、PaO2明显低于A组pH值、PaO2,PaCO2明显高于A组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乳酸联合BNP检测评价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及时反映患者体内血乳酸、BNP水平,准确及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为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检测1075例武汉市江岸区中小学教师的骨密度,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中小学教师身高、体重、BMI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40~49年龄组与50岁及以上年龄组男女中小学教师脚跟骨、腰椎总骨密度均明显低于29岁及以下年龄组(P<0.05),50岁及以上年龄组男女中小学教师脚跟骨、腰椎总骨密度明显低于30~39年龄组(P<0.05);随着男女中小学教师年龄逐渐增长,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且女性中小学教师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中小学教师(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为脚跟骨、腰椎总骨密度的负相关因素,身高、体重、BMI为脚跟骨、腰椎总骨密度的正相关因素。结论随着年龄增长,中小学教师脚跟骨、腰椎总骨密度明显下降,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女性表现尤为明显,建议采取适宜运动锻炼和合理饮食配伍等多方面综合措施,早期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9 a间慢性胰腺炎(C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诊断CP 213例,按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漏误诊等特点进行统计.结果:CP213例,占消化科住院患者的4.38%, 男女之比1:0.84,9 a间每3 a发病增长为 38.6%,病因:胆源性36.2%,酒精性42.7%,高血脂13.6%,原因不明7.5%;临床表现:持续腹痛仅9.9%,进食后腹痛44%,两者相加为 53.5%,而慢性腹泻或脂肪泻占57%,进高脂肪餐(包括饮酒)后腹胀或腹泻81%,吸收不良 41%,糖尿病7.0%;在诊断方面:72.3%是以临床表现、大便脂肪定性或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及CT、EUS影象学特征诊断,27.7%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插通过病理诊断,在漏误诊方面:33.8%长期诊断为慢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30.5%诊断为慢性腹泻、肠炎或慢性结肠炎,11.3%诊断为胆系结石或胆囊术后综合症, 3.8%诊断为胰腺新生物或胰腺癌.结论:CP发病率在上升,临床表现腹痛不突出,而且多样性,应早期诊断,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72例NAFLD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无肝纤维化表现的NAFLD组(25例)、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26例,S1~S2期)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21例,S3~S4期)3组。所有患者均接受MR DWI序列检查,并计算和比较各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肝脏ADC值与肝脾体积比值的相关性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分析肝脏ADC值和肝脾体积比值单一及联合诊断NAFLD合并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NAFLD组、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36,F=14.827;P<0.05),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均明显低于NAFLD组(t轻度肝纤维化组=6.202,t=6.328;t重度肝纤维化组=10.570,t=11.740;P<0.05),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明显低于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t=4.978,t=6.268;P<0.05);肝脏ADC值与肝脾体积比值呈正相关性关系(r=0.621,P<0.05);肝脏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MR DWI序列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NAFLD合并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入选180例中重度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硫唑嘌呤组、英夫利昔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硫唑嘌呤、英夫利昔单抗及硫唑嘌呤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比较3组的疾病缓解率、黏膜愈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ALB(血清白蛋白)、TLB(血清总蛋白)、WBC(白细胞)、CRP(C反应蛋白)及ESR(血沉)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第6 w时,3组疾病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0、18及26 w时,联合治疗组的疾病缓解率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26 w时,硫唑嘌呤组黏膜愈合率为16.67%(10/60),英夫利昔组为28.33%(17/60),联合治疗组为51.67%(31/60),联合治疗组黏膜愈合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26 w后,3组的ALB、T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WBC、CRP及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硫唑嘌呤联合英夫利昔单抗可以显著提高中重度克罗恩病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和内镜下黏膜愈合率,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克罗恩病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