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郑州市不同区域开展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昆虫的本底调查工作,了解郑州市鼠疫疫情态势,指导防治实践。方法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鼠笼和鼠夹法,血清学监测采用鼠疫间接血凝实验。结果郑州市的鼠种构成以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主,其中以褐家鼠密度为最高;农村住宅区域鼠密度高于城市;鼠疫宿主动物血清的鼠疫菌F1抗体监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目前郑州市尚未发现动物间鼠疫疫情,但鼠疫宿主动物活动频繁,提示我们注意防范鼠疫疫情风险。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了解2009年河南省水痘疫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对2009年河南省水痘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河南省总共报告水痘14 256例,发病率为15.12/10万,与上年结果相比上升了49.10%.全省18个省辖市结果比较,大体上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9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及其疫情特征.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Excel 软件对2009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河南省总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6 593例,发病率为17.60/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了2.04 %,发病构成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河南省报告食物中毒类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食物中毒类事件预防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下载并核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用Excel清洗整理,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间全省13个省辖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42起,年均报告8起,事件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平衡;化学性和微生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建立河南省梅毒月发病率预测模型,为制定梅毒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河南省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梅毒月发病率进行ARIMA模型拟合,依据BIC准则确定模型的阶数.利用最终模型预测2012年1月至5月梅毒月发病率,比较预测值和实际值,检验预测效果.结果 ARIMA(3,1,0)(0,0,1)12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及预测梅毒月发病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模型所得结果与实际值非常接近,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范围内.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梅毒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可用于预测梅毒的发病率趋势,为制定其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7年河南省焦作市造店村布鲁杆菌病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省焦作市造店村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感染状况,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方法 采取访谈方式了解基本情况,采取普查方式搜索病例及收集有关信息,对重点人群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了解感染状况,运用病例一对照分析确定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造店村重点人群布病感染阳性率为6.26%(27/431).自2003年以来共有病例32例,男女之比为7:1,发病年龄以30-40岁青壮年最多,占34.38%(11/32),职业主要是饲养和屠宰,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死羔犊,牲畜内脏,肉及血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触死羔犊,宰杀,饲养为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8.28,5.85,2.96,P<0.05].结论 造店村布病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牲畜没有进行检疫,免疫,病畜作为传染源扩散蔓延和长期存在,群众缺乏布病自我防护意识,通过接触死羔犊,宰条和饲养过程接触感染,导致人间布病疫情的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我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质量。方法按照我省规划对18省辖市每三年轮回调查一次的原则,在6个被查省辖市的30个医疗机构内开展专项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门诊、住院部和化验室传染病个案834例。总的漏报率为3.00%,漏报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狂犬病(33.38%)、肝炎未分型(25.00%)、流行性出血热(20.00%)和急性性出血性结膜炎(20.0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也有不同,分别为市级(0.70%)、区级(0.92%)、县级(5.86%)和乡镇级(9.09%)。结论我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该继续加强对其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应定期组织开展本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2010-2011年河南省医疗机构乙肝、丙肝和梅毒诊断准确性和诊断符合程度,为提高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报告质量中等的市辖区、县和县级市各1个,筛选2年累计分别报告20张以上有效卡片的医疗机构,单纯随机获得调查样本,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进行病例核实。结果 9家医疗机构7 338例病例抽取964例进行调查。3种疾病总的疾病分类诊断符合率为45.07%。乙肝、丙肝和梅毒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5.69%、27.43%和8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医疗机构的乙肝、丙肝诊断符合率较低,相关部门在诊断标准的贯彻方面,加强专业培训、技术指导和行政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