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在现代心身医学模式下借助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对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技能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和2013年某医院共招聘临床医师和医技医师42人作为实验组,以本院40位临床工作医师作为对照组,按照《职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医院科教处对这批新上岗的医师全部进行职业医师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两组医师的相关量表调查结果差异。结果:培训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医师应对方式问卷六个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接受培训后实验组医师解决问题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反映应对方式的另外五个因子:幻想、自责、退避、求助、合理化因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临床医师确实存在心身医学知识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欠缺,我院通过开展心身医学模式下的医患沟通技能培训,该培训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技能、职业素养、减轻职业倦怠、应对能力,缓解抑郁情绪。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9例焦虑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37例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治疗,B组32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中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要优于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结论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例,阐述医院文化建设具有历史继承性、时代开放性、自觉适应性等特点,进一步为引入PDCA循环理论提供理论基础。认为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运用PDCA理论取得了显著效果,PDCA理论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主要研究中文版神经症被束缚自评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其在神经症研究、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29名神经症、402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克朗巴哈α(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实证效度检验中文版神经症被束缚自评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本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09;分半信度为0.779;重测信度为0.852。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实证效度良好。结论:中文版神经症被束缚自评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临床对神经症被束缚状态的评价和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帮助临床医师缓解职业倦怠、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沟通技巧,给予心理支持。方法:对正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3名临床医师组织巴林特小组活动8次,干预前后分别应用职业倦怠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临床医师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5,2.253;P0.05),而反映个人成就感的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临床医师的抑郁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3,P0.05),焦虑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形式下的医患沟通讨论能够明显降低医师的职业倦怠感,对减少医师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是缓解临床医师职业压力的一条实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2009年前后,中、美两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出台了新的医改举措,强力推行医改新政。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的改革历程加上不同的价值观念等,造就了中、美两国新医改价值取向的诸多差异。以两国医改的历程、新医改侧重解决的难题为背景,对两国医改的价值取向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各国对医疗体制改革均投入巨大力量,其目的是通过改革使公民能得到方便、廉价、有效、安全的服务,但由于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规律性使得这一目的总是很难达到,特别在费用支出的控制上大多不堪重负.尽管出现多种支付方式,如总额预付、按病种支付、DRGs等,但仍不能解决矛盾.近几年,我国台湾地区、法国这两个世界公认的卫生保健先进地区和国家先后实行了以记点值的方式支付,该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总额控制和医疗机构及医生(以下简称供方)积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黛力新与心理干预联合的方法治疗患有偏头痛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偏头痛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黛力新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黛力新与心理干预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偏头痛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黛力新与心理干预联合的方法对患有偏头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调查王鹏,李业平,何思忠,吴明飞,杨祥金自杀是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作者对我院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本院1970~1987年共有精神科住院病例5000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逐个调查每份病历,凡病历和住院过程中出现过自杀...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单亲母亲家庭和单亲父亲家庭的两种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了芜湖地区6573例儿童,由家长填写“家庭环境量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onners父母用量表”、“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填写“少年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学生填写“中学生心理健康检测量表”。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亲家庭303例,单亲母亲家庭159例,单亲父亲家庭144例。两组单亲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道德宗教观4个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8~12岁儿童的趋避性、中学生的偏执及人际关系紧张、母亲的精神质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的家庭精神环境、母亲的人格特征、儿童的气质特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