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分割模式即大分割放疗(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HFRT)和常规分割放疗(conventional 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CFRT)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HFRT,n = 20)与对照组(CFRT,n = 20),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及放疗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peripheral lymphocyte count,PLC)变化。结果 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患者的基线PLC无统计学差异(1.53 ± 0.54 vs 1.64 ± 0.56;P > 0.05)。2组的PLC在放疗过程中稳定下降,大分割组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常规分割组(32.5% vs 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分割组的最低点PLC高于常规分割组(0.91 ± 0.28 vs 0.55 ± 0.22;P < 0.001)。大分割组治疗期间的最低PLC与基线阶段的比值明显高于常规分割组(0.64 ± 0.24 vs 0.38 ± 0.21,P < 0.05)。结论 与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相比,乳腺癌患者接受大分割放疗发生放射诱导淋巴细胞减少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测量的方法,分析拟合数据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且利用测量设备验证计算数据和拟合参数的准确性。方法:利用PTW和IBA三维水箱模体对多套三维计划系统进行所需的临床物理数据进行测量,对一种治疗计划系统依据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公式得到的线性系数进行分析,得到治疗计划时所需的计算数据,并且利用测量设备对计算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利用测试数据得到的拟合数据及计算模型相关系数输入到TPS后得到相应的计算数据。通过测试设备验证:拟合数据PDD与测量PDD一致性比较好,误差小于±1%;Profiles数据在半影区域,小射野一致性误差最大可达到3%。对TPS的数据验证,单野PDD剂量点和Profiles数据点均能在±3%以内。结论:了解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计算模型和参与物理数据的测试对TPS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瓦里安TrueBeamTM直线加速器中使用无均整器出束容积弧形调强(RA-FFF)及常规固定野调强(IMRT)两种计划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0例分期为cT2-3N0-1M0-1a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定位CT资料,使用ECLIPSETM 10.0.4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设计RA-FFF、IMRT根治性放疗计划,处方剂量为60 Gy/30次,比较2种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和执行效率.结果 2种计划靶区适形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RT计划的均匀性指数高于RA-FFF计划(t=7.298,P=0.008);RA-FFF计划中肺组织的V20V5低于IMRT计划(t=2.451、2.604,P<0.05).RA-FFF及IMRT两种计划制定时间分别为(5.3±1.4)、(3.5±1.7)h(t=2.585,P<0.05),机器总跳数分别为632±213及734±132(t=-1.287,P=0.084),治疗执行时间分别为(2.2±0.9)、(4.5±1.3)min(t=4.60,P<0.01).结论 与IMRT计划相比,RA-FFF在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中具有相似的靶区剂量分布,可更好地保护肺组织,计划制定时间较长但执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分别于单纯增强CT图像下、PET-CT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同一患者制定3种放疗计划:PET-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A组)、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B组)和3D-CRT计划(C组),评价3种放疗计划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A、B、C组G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2±0.03、0.72±0.02、0.65±0.02,C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64±0.03、0.64±0.02、0.53±0.03,GTV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4±0.02、1.15±0.02、1.12±0.02,经检验A、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5分别为53.41±4.90、56.09±4.61、55.87±4.27,V10分别为33.56±4.02、35.95±3.35、36.36±3.57,经检验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20分别为23.47±2.10、25.69±2.15、27.69±2.07,V30分别为15.19±2.59、16.10±2.57、17.23±2.35,MLD(Gy)分别为12.58±1.23、13.62±1.19、14.21±1.20,食管V55分别为14.44±1.99、15.29±2.52、16.12±2.50,脊髓Dmax分别为37.45±2.39、39.38±2.78、40.13±2.52,经检验,A、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SMART计划能优化靶区剂量分布,有效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胆管支架置入术结合后装腔内放疗加适形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3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综合组15例行胆管支架置入+后装腔内放疗+适形放疗,对照组15例行胆管支架置入,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胆管支架置入后总胆红素水平均迅速下降,但综合组1a生存率、局控率、平均支架通畅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置入术后应进行针对原发肿瘤的后装腔内放疗加适形放射治疗,能取得较好的肿瘤局控率,延长支架通畅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中采用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肺癌靶区勾画体积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危及器官所受的照射剂量的变化。方法在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中,选取肿瘤原发部位为下肺者15名,患者的KPS系数均≥70。对患者行热塑体膜固定或者真空垫固定加辅助人工腹带两种固定方法。对两种定位方法各行1次CT定位。同一患者的两组CT图像在计划系统上重建后均由同一医生勾画。对两次勾画的靶区进行相同机架角度射野方式和相同射野权重的治疗计划。利用计划系统运算获得脊髓和肺部的照射剂量值以及两次勾画的靶区体积,记录这些数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脊髓,肺部的照射剂量变化和肿瘤靶区体积的变化。结果共检测原发病灶15例。两次计划的脊髓受照射最大剂量平均变化为146.1 cGy,变化范围为(146.1±157.7)cGy,P=0.003;双肺V20平均变化为1.4%,变化范围为(1.4±1.0)%,P=0.000;双肺的V5平均变化为5.3%,变化范围为(5.3±3.8)%,P=0.000.GTV体积平均变化3.3 cm3,变化范围为(3.3±3.1)cm3,P=0.001;CTV体积平均变化9.0 cm3,变化范围为(9.0±9.2)cm3,P=0....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围绝经期、绝经期宫颈癌术后患者放射治疗中发生血液学毒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根治性术后患者,年龄 ≥ 45岁,定义整个照射区骨骼外轮廓体积为TBM,分为TBM1(髋部)和TBM2(腰骶尾部),利用CT与MR的T1加权图像融合技术定义活性骨髓,各部位分别对应的活性骨髓用ABM、ABM1、ABM2表示。在原始TPS计划上增加患者的照射区范围内的骨、活性骨髓为危及器官,在TPS计划上提取各变量的体积、V5~V45、CV5~CV45(绝对体积),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变量对患者放疗过程中发生 ≥ 3级血液学毒性事件的预测价值,利用约登指数获取其临界值。结果 ABM2占比、TBM、ABM、TBM1、ABM1的高剂量照射区V30、V40、V45与髋部活性骨髓绝对体积CV40能够很好地预测 ≥ 3级血液学毒性事件的发生(P < 0.05)。结论 盆腔活性骨髓的高剂量照射体积与宫颈癌放射治疗过程中 ≥ 3级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基于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的生物函数与基于剂量体积(Dose Volume,DV)的物理函数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15例Ⅲ期非小细胞(NSCLC)病例分别设计4组不同放疗计划:A组,靶区、危及器官均使用物理函数优化(DV + DV);B组,靶区在使用物理函数优化的基础上加入生物函数优化条件,危及器官使用物理函数优化(DV − EUD + DV);C组,靶区、危及器官均使用生物函数优化(EUD + EUD);D组,靶区在使用生物函数优化的基础上加入物理函数优化条件、危及器官使用生物函数优化(EUD − DV + EUD)。比较4组计划在剂量学参数方面的差异。结果 靶区方面:PTV:B组与D组D2%D98%D50%D105%Dmax数值相对较小(P < 0.05);C组相对最高(P < 0.05);均匀性指数:B组及D组结果优于其他两组(P < 0.05);适形性指数:4组结果相近(P > 0.05)。危及器官方面:肺组织平均剂量(MLD)、V5V10V20V30及心脏V30V40Dmean剂量参数结果相近(P > 0.05),脊髓:C组及D组D1%优于其他两组(P < 0.05);机器跳数(MU)方面,4组无差异(P > 0.05)。结论 靶区采用物理与生物函数优化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可以提高靶区均匀性;脊髓采用生物函数优化或生物函数与物理函数优化相结合能显著降低脊髓受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放射治疗时4种放射治疗计划的靶区及危机器官剂量学差异,探讨保乳术后较优的放疗治疗方式。方法 随机选取23例左侧乳腺癌术后行全乳放射放疗患者,给予PTV 25分·次、50 Gy处方剂量;分别设计适形混合调强计划(Hybrid_IMRT)、限制铅门多野调强计划(restricted jaw,rj_IMRT)、双弧容积旋转调强计划(VMAT)和基于切线双弧容积旋转调强计划(tangent-based VMAT,t_VMAT)4种放疗计划。比较这4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包括靶区及危及器官OAR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性指数CI以及机器跳数MU。结果 4种计划比较,靶区HI:t_VMAT最大,且与其余3种计划相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靶区CI:VMAT的CI最大,0.967 ±0.016,与其它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rj_IMRT的CI为0.942 ±0.018,优于Hybrid_IMRT和t_VMAT。危及器官方面:左肺平均剂量,rj_IMRT为(8.76 ±1.52) Gy,优于其他3种计划,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心脏平均剂量:rj_IMRT为(4.68 ±0.87) Gy,优于VMAT的(6.90 ±1.27) Gy,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4种计划方式均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计划制定者应考虑治疗设备限制、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PET-CT定位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区勾画、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ⅢA、ⅢB期NSCLC患者46例,其中行PET-CT定位IMRT 23例(A组)、行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3D-CRT)23例(B组).2组均采用6 MV-X线:A组,临床靶区(CTV)50 Gy/28次/38~40天(1.8 Gy/次),肿瘤区(GTV) 64.4 Gy/28次/38~40天(2.3 Gy/次); B组,CTV 50 Gy/25次/35~37天(2.0 Gy/次),后缩野至GTV 14 Gy/7次/9~11天(2.0 Gy/次).2组均同步TP方案化疗.放化疗2个月后复查CT,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 ①A组PET-CT融合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103.69 cm3,CT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132.64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近期有效率为78.3%,B组近期有效率为65.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2组均未出现Ⅳ度急性毒副反应.A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3.0%、21.7%,明显低于B组的39.0%、56.5%(P<0.05).结论 PET-CT定位IMRT治疗NSCLC能精确指导靶区勾画,减少GTV体积,降低急性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