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脐带形态学特点与新生儿状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选择2002年7~12月对无病理妊娠及妊娠合并症,足月妊娠正常分娩的产妇109例及其新生儿109例,观察脐带形态对新生儿状态的影响。一般资料:孕妇年龄平均为27岁(2041岁)。体重平均69·4kg。孕周平均40周(孕37~42周)。新生儿均为足月儿,体重平均3360g(24504700g)。方法:在整个分娩期使用胎儿中心监护系统,实行全产程监护,记录胎心率(日本东一公司生产MF-7300型中央分娩胎心监护系统)。胎儿窘迫诊断以乐杰主编的第6版《妇产科学》为标准。记录羊水性状、分娩方式。测量新生儿脐部到胎盘之间的脐带长度,记录脐扭转数(血管螺旋360°为一扭转),…  相似文献   
2.
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冉  宋雁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225-4226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孕36~42周头位妊娠脐带缠绕807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头位妊娠无脐带缠绕10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分析缠绕周数对围产儿造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剖宫产率无明显增加。脐带缠绕周数越多,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就越高,且缠绕两周及以上者较缠绕一周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脐带缠绕是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产前、产时监护,适宜的产科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效措施,对缠绕两周及以上者可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高危因素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隐性脐带脱垂和脐带脱垂患者的,豳床资料。结果脐带脱垂至胎儿娩出时间长短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论脐带脱垂高危因素为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新生儿体质量〈2500g等,脐带脱垂胎儿娩出时间越短新生儿预后越好,超过30min,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增加。  相似文献   
4.
5.
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有自愈倾向,但仍有35%的患者会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赵玉庸教授认为"肾络瘀阻"为膜性肾病的核心病机,并据此总结出"三位一体"之观点."一体"指本病病机本源为脾肾两虚、肾络瘀阻,"三位"指健脾益气、化瘀搜络、化浊解毒等治疗三法.赵教授拟定"芪苓通络方"治疗膜性肾病,重用虫类通络类药物,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羊水过少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9例羊水过少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分娩羊水量正常的2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羊水过少组中选择性剖宫产较其他分娩方式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造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确诊宜及早终止妊娠,以选择性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7.
8.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全耳廓再造手术是整形外科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1-3],且患者常伴中耳畸形,解剖结构复杂,面神经畸形的发生率很高[4],如果同期进行听力重建,则更增加手术的风险。因此,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同时术前、术中、术后应该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处理。本文对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围手术期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早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28例PPROM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同孕周(28—33^+6周和34—36^+6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孕周PPROM早产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33^+6周1min新生儿Apgar评分≤3分3例、4—7分4例、〉7分18例,34—36^+6周分别为0、2、10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33^+6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与34-36^+6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孕周及母婴情况正确处理PPROM,适当延长孕周,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