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回顾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包括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及时行气管切开,予以气管导管护理.通过积极的护理和密切观察,患者肺炎治愈,气切造口愈合,1个月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非肥胖组、超重组、肥胖组及病理性肥胖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功能的差异。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从1989年1月至2017年12月关于不同身体质量指数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文献。纳入回顾性或前瞻性纵向研究、按世界卫生组织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组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或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效应指标为样本量、均数和标准差的文献,排除文献重复或资料相似、BMI分组未落上述分组范围内及未提供样本量、均数和标准差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非肥胖组、超重组、肥胖组及病理性肥胖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另外,肥胖组患者的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非肥胖组[SMD =0.32,95%CI(0.07,0.58),P=0.012],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超重组[SMD =0.18,95%CI(0.04,0.32),P=0.013]。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体质指数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大幅提高,但27 ≤体质指数<30则可能对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RECEDE-PROCEED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9月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 = 51)和干预组(n = 52)。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RECEDE-PROCEED模式,按照模式9个环节,以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为核心,围绕健康行为6个方面多维度制定干预措施。出院后随访6个月,分别在第1、3、6个月时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 II)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估。 结果 两组出院时HPLP II和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术后1、3和6个月,干预组HPLP II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 > 2.307, P< 0.05)。 结论 PRECEDE-PROCEED模式可改变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不良的生活行为,提高健康行为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成立根本原因分析法小组( Root Cause Analysis, RCA),自行设计《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采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从人员、材料、方法、环境四个方面找出原因并分析出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并实施,评价RCA实施前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率)及影响因素影响频次。结果 RCA实施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影响因素影响频次均较RCA实施前下降( P<0.05),在功能锻炼频次、方法、种类、时间、幅度及主动性6个方面患者依从性(率)较RCA实施前有所提高( 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率)从干预前的44.32%提高到干预后的83.02%。结论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THA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THA功能锻炼方案进行锻炼。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生活质量及出院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1.64±8.37)分、(71.91±7.86)分,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56.83±6.51)分、(66.50±6.9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10.91±80.01)分、(676.36±76.70)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46.67±71.29)分、(613.33±100.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可促进THA病人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制冷疗袋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5月某市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中心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术后20 h内采用自制冷疗袋内置冰袋环形固定膝周冷敷;对照组84例,术后20 h内采用一次性方便袋装冰袋安放膝关节切口处冷敷,比较2组患者术后冰袋滑脱率、疼痛程度与引流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冰袋滑脱率、疼痛程度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冷疗袋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冰敷可有效降低冰袋滑脱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且简单、经济、舒适、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Delphi法检索文献循证研究,优化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功能锻炼方案,探讨该方案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选定小组组成、专家的选择和两轮咨询,选择变异系数(CV)为0.00~0.20的条目内容,确定最终功能锻炼方案。选取2017年1月~5月实施THA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前40例THA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10月实施THA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后40例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5.0%)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11例(27.5%)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的THA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可有效改善THA患者的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髋关节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的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80例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出院后2个月内、术后2—4个月及术后4—6个月3个时期进行调查,分析其髋关节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结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2个月内、术后2—4个月及术后4—6个月三个时期髋关节功能总均分分别为(53.99±5.06)分、(68.62±6.34)分及(73.16±7.65)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均分分别为(77.25±6.32)分、(90.58±6.46)分及(104.32±13.56)分;术后2—4个月及术后4—6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r=0.346,P0.05;r=0.494,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出院后延续性的康复指导和信息支持,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某市三甲医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行THA患者178例,按随机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最终纳入85例患者,干预组最终纳入84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康复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量表评分。结果:干预组出院1、3、6个月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1、3、6个月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专业化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THA患者康复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