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中山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8—2019年中山市哨点医院以及食物中毒事件采集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3种优势血清型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509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173/509,34.0%)、鼠伤寒沙门菌(107/509,21.0%)、肠炎沙门菌(93/509,18.3%)和斯坦利沙门菌(21/509,4.1%)。179株沙门菌中耐药菌株占93.9%(168/179),多重耐药菌株占85.5%(153/179)。共产生82种耐药谱,最常见的耐药谱为AMP-AMS-TET-CHL-SXT-CFZ-Sul和AMP-TET-CHL-SXT-Sul。暂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其余14种试验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其中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超过60%。耐受10种及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22株,占12.3%(22/179)。42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分出40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2.2%~100.0%;32株鼠伤寒沙门菌分出24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48.9%~100.0%;21株肠炎沙门菌分出9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5.5%~100.0%。结论 中山市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山市两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同源性,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3—8月中山市两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5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法进行16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筛选出CRAB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CRAB中的耐药基因并测序确认;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技术对3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33株为CRAB,其余2株对16种抗菌药物全敏感。33株CRAB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B均敏感,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45.45%,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达80%以上。33株CRAB均携带OXA-51基因,未检测到IMP和VIM基因。35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18个PFGE带型;分为A-F 6个聚类型别,A型(9/35,25.7%)和B型(22/35,62.9%)为主要流行克隆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医院内存在不同克隆株播散以及同一克隆株在医院间流行播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8年中山市某公司发生的1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血清型别、耐药表型和分子特征。方法 对该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2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荧光PCR法检测tdhtlhtrh毒力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29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血清型均为O3∶K6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携带tdhtlh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57.17%。28株病例分离株和1株食物分离株经NotⅠ酶切后PFGE指纹图谱高度相似,仅1株病例分离株与其他28株分离株存在2个条带的差异。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为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 携带tdhtlh毒力基因, 具有共同的耐药表型和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山市科瓦利斯沙门氏菌的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情况,了解该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流行趋势,为本地区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参照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样本进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进行14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运用P...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山市2017年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食源性疾病的溯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3个哨点医院)的沙门菌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中山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检出的285株沙门菌对14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237株(占83.16%)沙门菌对13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未发现对亚胺培南(IPM)耐药菌株。耐药抗生素最多的种类达到11种,耐药率较高(40 %以上)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AMP)、四环素(TET)、氨苄西林/舒巴坦(SAM)、氯霉素(CHL);共有87类耐药谱型,其中多重耐药谱型75类(86.21%),多重耐药菌株数为176株(61.75%)。25株肠炎沙门菌的PFGE分为5种带型,相似度为63.9%~100.0%。结论 中山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显示沙门菌耐药状况较为严重,呈多重性和多态性,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耐药性;肠炎沙门菌PFGE的相似度较高,存在优势带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2021年中山市致病菌识别网分离的111株肠杆菌科细菌。所有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MALDI-TOF MS进行检测,分析评估MALDI-TOF MS在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能力。结果 111株菌株采用mCIM和MALDI-TOF MS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均检出32株菌产碳青霉烯酶,其余79株菌不产酶。结论 mCIM和MALDI-TOF MS两种方法对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检测结果一致,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且MALDI-TOF MS检测时间大幅减少,可实现批量检测,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