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论高湿环境对哮喘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发病主要涉及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方面,遗传因素决定了患者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四川地区常年平均湿度为77%,气候作为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就四川特有的高湿气候对哮喘发病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国产替考拉宁与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老年MRSA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62例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老年患者,分别给予国产替考拉宁及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替考拉宁为试验组32例;去甲万古霉素为对照组30例,药物剂量与用法遵照药品说明常规进行。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25%和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10.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时间及痰菌清除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替考拉宁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与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无区别,但能更快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在正常人规导联P、T波等可预见现正或负,P波振幅较小等弊端.1979年我国学者提出了头胸导联系统,希望能更好地反映心电活动变化.本研究拟通过同步记录二种心电图,比较其P、R、T波振幅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配合华蟾素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联合组30例,在接受伽玛刀治疗的同时给予华蟾素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生存时间、临床疗效等指标上均较对照组患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P<0.05)。结论华蟾素能减轻放疗毒副反应,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联合华蟾素能提高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13例IPA患者的基础疾病、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实验室与胸部CT、病理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13例IPA患者中,病理确诊2例,临床诊断11例;男性12例(92.3%),女性1例(7.7%);年龄55~86(73.5±1.2)岁。13例患者均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1例(84.6%),糖尿病5例(38.5%),肺结核4例(30.8%),哮喘3例(23.1%),COPD合并哮喘3例(23.1%),肺癌2例(15.4%)。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有咯血4例(30.8%),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11例(84.6%),盗汗6例(46.2%),胸痛8例(61.5%)等。胸部CT表现为多样性,无特异性。抗真菌药物治疗13例,好转出院5例(38.5%),死亡6例(46.2%),自动出院2例(15.3%)。结论IPA多为继发,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常无特异性,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误诊率较高,预后差,病死率高。诊断本病需结合基础病史、临床症状或体征、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使用史、是否有机械通气史、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靠组织学检查。治疗方面主要是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特别是对临床怀疑为IPA患者,应积极早期进行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就诊于解放军第452医院的550例慢性咳嗽患者行基础肺功能和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其气道高反应性,并评价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诊断慢性咳嗽中的价值。结果所有受检者肺功能均正常,其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者267例,占48.5%;该267例受检者中,236例最终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经正规治疗后咳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是协助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16岁.因咯血伴咳嗽4d于2010年7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d不明原因出现咯血,色泽为鲜红色,每次量约100ml,共6次,量约600ml,伴轻微咳嗽,少许褐色痰.无畏寒、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按"肺部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2年的院前急救患者共183例,急救手段随机分为喉罩急救和气管插管急救,喉罩组99例,气管插管组84例。比较两组的置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复苏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喉罩组一次性成功率较高,置入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气管插管组减少,复苏成功率与气管插管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喉罩急救同气管插管急救相比,更快速、安全,同样有效,可以替代气管插管方法进行院前急救。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DNA连接酶4基因T9I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0期)、CBM、CNKI、VIP及Wan Fang Data,收集关于DNA连接酶4基因T9I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10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病例-对照研究,合计5 016例肿瘤患者和4 860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DNA连接酶4基因T9I多态性与总人群肿瘤发病风险无相关性[TT+CT vs.CC:OR=0.96,95%CI(0.80,1.15),P=0.63;TT vs.CT+CC:OR=1.10,95%CI(0.78,1.56),P=0.59;TT vs.CC:OR=1.10,95%CI(0.73,1.64),P=0.65;CT vs.CC:OR=0.94,95%CI(0.80,1.11),P=0.48;T vs.C:OR=0.97,95%CI(0.82,1.15),P=0.75]。亚组分析提示,DNA连接酶4基因T9I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发病风险无相关性,但与白种人群发病风险有相关性[TT+CT vs.CC:OR=0.87,95%CI(0.77,0.98),P=0.02]。结论 DNA连接酶4基因T9I多态性可能与白种人肿瘤的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6岁,因“呼吸困难、右肩背疼痛伴右眼上睑下垂2余月”入院。患者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右肩背疼痛,放射至右腋下、右上肢内侧,呈游走性火灼样疼痛,伴右眼上睑下垂,声音嘶哑,偶有咳嗽、咳痰,到当地医院行胸部平片示:双上肺尖部陈旧性病灶,肺气肿征象。予以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遂到我院呼吸内科就诊。以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意识清楚,声音嘶哑,右眼上睑下垂,眼裂大小左:右为10mm:5mm,右侧眼球轻度内陷,瞳孔双侧不等大,左:右为3mm:2mm,对光反应灵敏,双侧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无眼震,见图1。右侧颈静脉充盈,右侧颈部较左侧增粗,右侧腋窝处扪及黄豆大小1枚淋巴结,局部无红肿、粘连、溃烂,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两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入院后行胸部增强CT示:(1)右侧肺尖区实性分叶肿块,邻近胸膜增厚、多发丘状突起,性质:肺上沟癌,伴胸膜转移瘤、胸膜间皮瘤或其它,合并纵隔内多发淋巴结增大。(2)双肺散在多发慢性感染灶。(3)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见图2~3。在胸部CT引导行经皮穿刺右上肺包块活检术,病理类型为腺癌。临床诊断:右肺尖癌(腺癌,IV期)-Horner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