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居美20%微胶囊剂(Empire20)灭蠊实际应用效果,探讨毒死蜱类药剂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蜚蠊密度较高的饭店(A1)、餐馆(A2)和糕点制售点(A3)各1个,将20%微胶囊剂分别稀释100、50倍,在施药前、后,采用粘捕法分别测定试验区及对照区(A1选择洗碗间,A2、A3均选择售卖间)的蜚蠊密度,并作持效观察。结果在A1、A2试验区施用居美20%微胶囊剂,杀灭及滞留效果均较差,施药30d后较施药前相对密度分别仅下降12.7%和5.6%,效果不显著;在A3试验区施用,滞留期可达10d左右,基本达到实际使用要求。结论滞留性药剂使用时,应根据实际环境状况,避免药剂被无效冲刷,使药剂在环境中能得到较好的保留,以取得更好的药效。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面临的挑战及其防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制定并实施有效保障策略和控制措施,确保奥运会期间不受病媒生物危害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北京市病媒生物种类、密度消长特点以及危害程度的分析,提出奥运会期间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的危险性以及病媒生物可能造成的骚扰与不利影响;根据2005-2008年奥运会场馆及城区病媒生物密度、病原与抗药性监测结果,以及安全、环保、有效控制和管理措施的筛选,制定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策略。结果北京市存在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和病媒生物造成骚扰的危险;健全的管理机制、全面的密度监测、科学合理的用药、统一的灭虫除害、应急队伍的组建等措施成为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的主要策略。结论实施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开展防制技术应用研究,制定各类技术方案,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北京奥运会无重大病媒生物危害事件发生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和控制效果的分析,总结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的成功经验与遗产。方法对奥运核心区、全市奥运场馆、场馆外围进行全面系统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以奥运场馆为重点,对周边2km及全市范围开展大规模的病媒生物控制活动。结果降低了奥运场馆和全市病媒生物密度,完全实现了“有效控制城市奥运涉及区的病媒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奥运公共卫生保障目标。结论围绕奥运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所形成的一些独特经验、技术措施和控制机制已成为奥运会的一份宝贵遗产,对今后北京市和我国的病媒生物控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008年北京市及奥运场馆的蚊虫密度调查问卷分析,了解2008年北京市及奥运场馆的蚊虫密度情况,检验蚊虫密度的防制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7个区及7家奥运场馆,实施蚊虫密度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对于室内环境的调查,认为北京市蚊虫密度低的调查对象占92.31%,认为奥运场馆蚊虫密度低的调查对象占96.02%;对于外环境蚊虫密度的调查,认为北京市蚊虫密度低的调查对象占77.81%,认为奥运场馆蚊虫密度低的调查对象占97.26%;认为北京市2008年比2007年蚊虫少的占69.85%;选择奥运场馆无人投诉的调查对象占80.60%。结论不论室内与外环境,2008年奥运场馆的蚊虫密度均低于北京市的蚊虫密度。北京市2008年的蚊虫密度低于2007年。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病媒生物控制保障主要策略及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控制城市奥运涉及区的病媒生物种类及数量”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与残奥会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四大总体工作目标之一,为保证奥运期间北京不受病媒生物危害的影响,不发生病媒生物危害事件,将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突发与流行的危险性降至最低,确保奥运会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能够满足“平安奥运”和“健康奥运”的要求,在北京市卫生局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蚊虫密度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对北京市蚊虫密度产生影响的主要气象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程度。方法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07年5—10月共54旬的蚊虫密度数据及同期的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降雨量、降雨天数、日照时间、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采用SAS9.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多元回归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与平均最低气温三者之间存在严重共线性,三者不能同时进入回归方程。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0.53397 X2+0.078 14X7-2.67329 X8-2.23256。其中墨代表平均最低气温,量代表相对湿度,魁代表平均风速。结论与蚊虫密度相关的气象因素主要为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按其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平均最低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有害生物防制(PCO)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生物防制专业化服务(PCO服务)作为一个产业在北京形成与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随着北京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有害生物防制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有关行业、单位和城市居民对虫害防制的意识大为提高,由此推动了有害生  相似文献   
8.
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适口性与药效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与药效的相关性。方法将毒饵、胶饵在自然条件下放置0、15、30d,测定德国小蠊对其适口性,根据国标,计算LT50及72h死亡率,并对适口性与药效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毒饵、胶饵在自然条件下放置0、15、30d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与药效均具有直线相关性。结论提高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及在自然条件下提高胶饵的保水性、防腐性等有助于提高灭效。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已知1500余种鼠类(包括其他啮齿类)与人类疾病有关,可传播人类疾病约160种。我国的啮齿类动物有180余种,查明可传播78种人类疾病。因鼠传疾病引起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历次战争死亡人数之和,鼠类还损粮毁物等给人类造成物质和经济损失,更是不能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国家体育场病媒生物密度的科学监测,掌握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制定专项防制方案,采取专项控制活动,确保奥运会开闭幕式免受病媒生物危害。方法密度监测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鼠夹法,蚊密度监测采用CO2诱蚊灯法、勺捕法和小型容器检查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防制方法:鼠、蚊、蝇和蜚蠊均采用综合防制方法。效果评估方法:采用密度监测和问卷调查法。结果对外环境大型水体进行监测,总计取样84勺,阳性率为0;对场馆内小型积水进行监测,总计发现小型积水46处,无阳性积水处;对参加奥运会开闭幕式各类人员计220人进行问卷调查,均反映未受到病媒生物侵扰,投诉率为0。结论奥运会开闭幕式开展的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科学有效,有力地保障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顺利举行,实现了无病媒生物危害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