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结核病治疗的强化期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商品名:斯奇康)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 将53例初治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2HRZE/4HRE)的基础上,观察组在强化期加用臀部肌肉注射BCG-PSN,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sIL-2R浓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sIL-2R均有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已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结核病治疗的强化期联用BCG-PSN能显著降低血清sIL-2R,提高结核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分析86例具有细菌学或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特征。[结果]CT影像表现5种类型:肺叶或肺段炎症实变型、结节或块状型、肺门肿块型、中叶/舌段不张型和弥漫小结节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特征类似肺炎或肺癌,仅凭影像学诊断易误诊,影像不典型的原因似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治疗期间发生类赫氏反应的报道多见于继发性肺结核初治病例,而复治病例较少见。类赫氏反应的机制尚未明确,但多认为属于机体的一种变态反应。本文收集了7例肺结核复治过程出现颈淋巴结类赫氏反应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短程化疗效果及X线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的患者6个月短程化疗近、远期疗效及X线胸片变化。结果92例患者发热70例,咳嗽咳痰81例,乏力、盗汗41例。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68例、病变累及3个以上肺野66例。完成6个月化疗后痰菌阴转率为97.8%,病程10-30d空洞治疗有效率为87.5%(58/64),病程30-60d 42.8%(12/28)。结论初治涂阳空洞肺结核多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野,早期治疗有利空洞吸收。采用短程化疗,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治疗期间发生类赫氏反应的报道多见于继发性肺结核初治病例,而复治病例较少见。类赫氏反应的机制尚未明确,但多认为属于机体的一种变态反应。本文收集了7例肺结核复治过程出现颈淋巴结类赫氏反应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初治涂阳肺结核9个月不完全间歇化疗效果观察乐荣芳,钟能荣,颜锦如初治涂阳肺结核是治疗的主要对象。我们对17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选用9个月不完全间歇短化方案,实施全程管理,一次性收费,不住院化疗,观察其近、远期疗效。一、材料与方法1.选例:1990...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选择福建省3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及本门诊部因症就诊发现的112例0~14岁儿童肺结核的X线胸片,与流调中前瞻性选择的100例PPD阴性同龄健康儿童的X线胸片进行分析,总结影像特点。结果本组病例诊断为原发性肺结核105例(93.7%),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例(3.6%),继发性肺结核3例(2.7%)。112例中见胸内淋巴结肿大者106例(94.6%),其中以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居多,达69例(65.1%),肺门旁淋巴结肿大37例(34.9%)。结论依据X线影像特点,结合PPD试验、结核病接触史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确定儿童肺结核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