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上讲,CCD的光谱感色范围为380nm~1100nm,这为数码照相机用于红外线照相提供了可能。本文以索尼DSC—F717数码照相机为例,说明数码红外线照相的方法,并对拍照结果进行分析,阐明数码红外线照相与传统红外线照相在诸多方面的不同以及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公民因私出境证件相片标准》的要求,通过对护照照片拍摄操作的介绍,说明在业余条件下应用Photoshop7.0图像处理软件制作护照照片的方法,并且指出在护照照片的拍摄、图像处理和冲印中的有关注意事项。实践证明.应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制作的护照照片,经过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查验,完全符合护照申请对照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紫外照相中,由于玻璃、陶瓷等物体表面光泽度高,且强烈吸收短波紫外线,因此用小的入射角度照明可以得到较大的反差效果.但是,对于光泽度不高或短波紫外线吸收不强烈的表面,如:塑料、油漆和纸张,入射角度对亮度差没有太大影响,造成纹线物质与载体之间的亮度差很小,而且还由于其它种种原因使紫外照相的图像呈现低反差.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影像的反差就成为拍照是否成功的关键.对感光片而言,它的作用是记录物体在紫外区的反射亮度分布.因此,笔者试图利用印刷制版胶片的高反差性能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红外线彩色照相有普通彩色照相和黑白红外线照相所不具备的优异性,但是也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点.为此,根据红外线彩色照相的感光原理和色彩再现过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Photoshop 7.0图像处理软件,对数码照相机拍摄的数码彩色图像和红外线图像进行合并,生成新的数码红外线彩色合成图像,并通过试验阐述操作步骤和方法.最后,对合成图像的色彩再现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合成图像与红外线彩色照相的色彩效果是相同的,同时,指出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数码图像分辨率的确定与打印尺寸的设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使用中文版Photoshop6.0图像处理软件为例,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通过对数码照相机拍摄的数码图像在一张规格纸上精确地打印出不同大小的两张照片的介绍,说明如何根据输入的数码图像的像素大小确定新建图像的分辨率以及如何对数码照片的打印尺寸进行设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黑白胶片反转冲洗的原理说明,介绍国产乐凯SHD100胶卷的反转冲洗工艺及配方,指出利用普通胶片进行反转处理,必须重新确定其感光度,而且有必要进行轻度减薄处理以提高反转片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白胶片反转冲洗的原理说明,介绍国产乐凯SHDl∞胶卷的反转冲洗工艺及配方,指出利用普通胶片进行反转处理,必须重新确定其感光度,而且有必要进行轻度减薄处理以提高反转片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8.
法医照相中闪光灯配光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距离照相中,应用通用单灯闪光法和分体单灯闪光法照明,其拍摄效果是不同的。根据《比例照相方法规则》的要求,以拍摄法医损伤照片为例,通过分别应用这两种照明方法对同一法医损伤情况进行拍摄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通用单灯闪光法照明经常出现比例尺和损伤面的反光现象,而应用分体单灯闪光法照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数码照相机拍摄图像的成色原理,利用Photoshop 7.0图像处理软件对数码图像进行通道分离。说明在RGB3个通道分离后的灰度图像与传统分色照相中使用三原色滤色镜拍摄所得的照片在分色效果上基本相同.并通过试验结果加以证实。由此可见,在数码分色照相中无需使用三原色滤色镜。同时指出,使用其它颜色的滤色镜进行分色照相,数码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它们在分色效果上几乎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图像处理技术在物证照片标准化制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刑事照相制卷质量标准》对物证照片的要求,以Photoshop 7.0图像处理软件为工具,通过对物证照片放大倍数的调整、照片尺寸的设定和打印输出的设置等操作步骤和方法的介绍,说明图像处理技术在物证照片标准化制作中的应用,并指出在物证照片的拍照、图像处理和打印输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