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新试剂5─(4─胂酸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APAQ),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探讨了试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和荧光反应,发现了APAQ不仅是铜和钴的灵敏荧光试剂,还是铜、钴、钯和金的优良显色剂。建立了APAQ光度法测定钴的新体系。在CTMAB存在下,弱碱性介质中,试剂与钴生成1:2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4nm,摩尔吸光系数为7.7×10 ̄4L·mol ̄(-1)·cm ̄(-1)。钴量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DMPAQ的合成及其与钯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为  陈云超 《贵金属》1994,15(1):50-53
合成新试剂DMPAQ,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存在下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在酸性介质中,DMPAQ与钯形成1:1的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9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8×10^4L.mol^-^1.cm^-^1。钯量在0-15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钯催化剂和微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光伏电站功率汇集外送拓扑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精英协同进化单亲遗传算法(MCPGA)的多目标分层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深入阐述大型光伏电站功率汇集系统的构成,建立详细的数学优化模型。其次采用所提出的多精英协同进化单亲遗传算法进行拓扑结构优化设计,运用蒙特卡罗法进行可靠性分析。将经济性和可靠性指标作为汇集系统拓扑结构优化设计的评定指标。最后通过一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算法收敛速度较快,从而为大型光伏电站汇集拓扑规划提供了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依托四川某公路隧道开挖工程,针对缓倾泥页岩地层及其隧道围岩松动圈形态的特殊性,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岩体应力条件下的围岩松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隧道围岩呈现"钉齿状"的不均匀损伤形态,且垂直于缓倾层理对称分布,隧洞边墙以页岩损伤为主、泥岩损伤不明显,而上顶板和下底板的泥岩损伤范围则比页岩大;在地应力侧压力系数大于1. 0时,围岩的松动范围随着侧压力系数增大而逐渐增大,但边墙泥岩层的损伤深度变化不明显。当岩体地应力侧压力系数为1. 75时,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声波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5.
考虑极限平衡法等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不能完全准确描述边坡实际稳定状态,以及边坡稳定性评判在多因素影响下的层次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对公路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判。同时,针对边坡系统内外部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引入非线性模糊算子,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边坡稳定非线性评价模型。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综合权重取值,提高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最终将该方法应用于河百高速公路沿线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对同类工程建设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淀粉和增抗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体外消化实验,建立了消化动力学模型,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红外变换等手段,对抗性淀粉不同时间段的消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在2h内几乎完全水解,消化速率常数为2.32h-1,高于抗性淀粉的1.13h-1;抗性淀粉在0~2h内,结晶度增加,焓值增加,表明此时消化过程以水解动力学为主,2h后,结晶度稍有下降,整体呈现一个无规律的变化过程;此时为直链淀粉重新排列的过程,链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能抵抗淀粉酶的水解作用,整个消化过程为水解动力学和老化动力学相互竞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1988年以来,噻唑、苯并噻唑及其类似物偶氮衍生物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其在冶金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木马发展至今产生了一些经典植入技术手段,而现代木马植入技术在继承原有经典方法基础上进一步纵深拓展,同时不断挖掘新的手段。对于现代木马主流植入技术,文中从被动植入和主动植入两大方面做了较为系统和详细的研究,其中介绍了一些较新颖的技术方案,概述了突破UAC(User Account Control)安全防护机制的新技术手段,最后提出一些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可对现代木马植入技术发展及防护方法有一个针对性的系统把握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有机自组装法制备了介孔FDU-16,并用XRD、SEM、TEM和N2吸-脱附等技术对所合成样品进行了详细表征。在此基础上,首次利用零长柱(Zero-length column,ZLC)技术,以苯为探针分子系统研究了FDU-16晶内扩散性能。结果表明,FDU-16是介孔和微孔共存的碳材料,且以微孔为主;尽管FDU-16含介孔,探针分子苯在FDU-16晶内的传质限制是其在微孔中的扩散;由于苯的分子尺寸与FDU-16中的微孔孔径相当,导致苯在FDU-16晶内扩散缓慢,且有高的扩散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