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可用于聚乳酸(PLA)材料加工的熔融沉积成型、激光烧结成型、立体光固化成型、熔体微分3D打印以及分层实体制造等3D打印技术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不同3D打印技术下PLA材料的成型加工原理、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PLA材料改性研究进展,并对3D打印PLA材料的加工技术以及在生物医学、工业产品、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软锰矿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在喷射鼓泡反应器(JBR)中采用软锰矿吸收烟气中SO2,并对影响脱硫率的因素液固比、矿浆初始pH、烟气流量、进口烟气浓度、矿粉粒度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的JBR反应器作为吸收设备,软锰矿脱除烟气中SO2效果明显(脱硫率>90%),经吸收液经过化学加工、精制后,可得工业上具有价值的化工原料MnSO4。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安全事故的认识水平和防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安全生产状况也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安全事故频发更是凸显出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作为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应重点抓好安全责任落实,从责任入手,狠抓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5种新型硅烷偶联剂作为白炭黑表面处理剂,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进行补强研究。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热混炼时间以及热混炼温度对SSBR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Si69、Si75处理后的白炭黑补强SSBR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5种新型硅烷偶联剂为白炭黑处理剂制备的补强SSBR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优于用Si69、Si75制备的SSBR硫化胶;采用Si1502为白炭黑处理剂制备的SSBR硫化胶的撕裂强度高于采用Si69、Si75为白炭黑处理剂的;采用Si1503和Si1504为白炭黑处理剂的补强硫化胶的撕裂性能与采用Si69、Si75为白炭黑处理剂的相当。采用Si69和Si75为白炭黑处理剂制备的硫化胶的适宜混炼温度在130~140℃,采用自制5种新型硅烷偶联剂为白炭黑处理剂制备的SSBR硫化胶的最适混炼温度均在120℃左右,大幅降低了胶料的混炼温度;采用Si69、Si75、Si1501、Si1502为白炭黑处理剂的补强SSBR胶料的最佳混炼时间为8 min,而采用Si1503、Si1504、Si1605为白炭黑处理剂的补强SSBR胶料的混炼时间则为10 min。  相似文献   
5.
在对含乙烯基聚硅氮烷(PSN1)树脂基本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以石英纤维布为增强材料,利用层压法制备了石英纤维布/含乙烯基聚硅氮烷耐高温透波复合材料(QF/PSN1),并对其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SN1树脂工艺性能良好,黏度低于1 Pas(60~151℃),固化温度小于200℃;耐热性能优异,在N2和空气氛围下,其固化物失重5%时的温度均高于480℃、800℃时的残重均高于76%。QF/PSN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随温度升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50℃烘烤10 min后,其弯曲强度仍在120 MPa以上。QF/PSN1复合材料介电性能优异:在1~12 GHz范围内,QF/PSN1复合材料在室温~450℃范围内介电常数(ε)均低于3.2,介电损耗(tanδ)均小于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含乙烯基聚硅氮烷作为耐高温透波材料的新型树脂基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香 《中国科技博览》2012,(23):220-221
本文针对基层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图书馆如何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广大读者用户服务以期达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目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部分新型功能性硅烷及硅氧烷低聚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部分新型含硫、氮烷氧基硅烷,二芳胺基二硅氧烷和二芳胺基三硅氧烷,二胺基二硅烷及二氮杂硅烷以及含氢硅油交联丁苯橡胶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乙烯基MT硅树脂(MTS)对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EVR)进行改性,研究了共混树脂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因素和MTS用量对共混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TS的R/Si (硅树脂中有机基团与硅原子的量之比)为1. 6、苯乙烯质量分数低于15%时,共混树脂体系有较好的相容性;随着MTS用量的增加,共混树脂的凝胶化时间由65 min缩短至40 min,水接触角由72o提高至97o,表面硬度由110度呈线性下降至62度,拉伸强度由56 MPa逐渐减小到35 MPa,软化温度由218℃提高至228℃,热分解温度略提高约5℃;当MTS用量为5%时,共混树脂的剪切强度最高为6. 5 MPa。  相似文献   
9.
以黑色金属为例,对直读原子发射光谱小试样程序构成、用途、分析准确性和精密度作了剖析、比对和研究.肯定了通用优势,发现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构思强调了炉后小试样程序设计的"组概念"、对未知钢种如何从通用程序进入分程序分析所具智能快捷特点作了表述.对制造商需重点设计炉后固态样原子发射光谱软件现状发表了建设性见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