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歇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的高吸水树脂,用光学显微镜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糊化时间、淀粉与丙烯酸的质量配比、中和度等反应条件对吸水率、吸盐水率的影响。反应温度为75℃、淀粉的糊化时间为40min、淀粉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3、中和度为80%时树脂的吸水率最高。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共聚物表面为松针状结构时吸水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溶剂对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根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酮溶解预聚体,甲苯-二正丁胺为反应体系,考察不同溶剂及反应时间对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含量测定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溶剂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为溶剂,甲苯-二正丁胺与异氰酸根反应,结果准确度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测定异氰酸根含量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侨乡聚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近代侨汇经济影响下广东侨乡聚落的发展状况,从其初兴发展期、全盛繁荣期、低潮衰落期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侨乡聚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歇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的高吸水树脂,用红外光谱及XRD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氧化淀粉的基础上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反应条件的不同对吸水率、吸盐水率的影响并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淀粉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用量0.6%,交联剂用量占单体用量的0.8%,此时,树脂的吸水率最大,可达到每克树脂重量的562倍,吸盐水率可达到每克树脂重量的136倍,并且此时接枝效率可达98.28%。  相似文献   
5.
实施"整体形象战略"是"企业文化建设"最核心的操作手段,通过实施整体形象战略,可以对企业文化进行梳理、提炼和重塑。认清企业整体形象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从整体形象入手作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点,两项工作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在聚氨酯(PU)的合成过程中引入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等制备的预乳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引入偶联剂继续反应得到PUA乳液。引入磷酸酯功能单体,制得了耐水效果优良的水性PUA乳液。考察了偶联剂种类、偶联剂用量、磷酸酯功能单体用量对乳液和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偶联剂得到的PUA乳液性能最佳,引入磷酸酯功能单体得到稳定性出色、耐水时间达到500 h、涂膜附着力1级、无闪蚀现象的PUA乳液。红外分析表明:PU-AC交联得到PUA,磷酸酯功能单体以共价键的形式在PUA中存在。  相似文献   
7.
葛洲坝换流站极Ⅱ换流阀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云  郭焕 《华中电力》2010,23(6):57-60
对2008年12月28日葛洲坝换流站极Ⅱ换流阀故障情况进行了说明,介绍了随后进行的各项相关检查和试验,对换流阀故障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晶闸管老化,部分晶闸管耐压能力降低及漏电流增加是引起换流阀故障的主要原因,并对晶闸管相关老化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建设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9.
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促进了发电技术的变革,新能源发电技术蓬勃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输配电技术的发展。首先就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地的电网发展规划进行说明,介绍其中直流输电工程的应用情况;随后对电网发展的特征和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大型电网将向着“智能”、“超级”的方向发展,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符合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并有望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及其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能源开发的北扩西移,能源和负荷中心的距离进一步拉大,急需发展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的输电技术。首先分析了±1 1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系统主电路的换流单元和组合型式,指出单极双组12脉换流单元串联是综合较为优化的拓扑形式。然后分析了准东—成都±1 1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系统的直流感性压降、空载直流电压及其限值等关键参数的优化设计,最后计算了换流系统主设备关键参数,从而为±1 1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及其主设备研发制造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