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辐射损伤法     
辐射损伤法是寻找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的方法之一。它可以评价原始铀含量和矿化年龄,有效地研究放射性异常、放射性地球化学异常及成矿演化过程,划分具有铀迁入、迁出或重新分配特征的构造单元,也可以解决地质年代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论述了古地球化学景观图的编制方法和理论意义,其次论述了地球化学景观的分级,最后论述了利用古地球化学景观图预测后生铀矿床的根据。  相似文献   
3.
在大规模城市环境下,因为光照变化、摄像机拍摄角度变化、存在大量移动物体、地表外观变化,使得视觉位置识别变得尤为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ENet改进的ResNet的视觉位置识别方法PlaceNet.在自建百万级街景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在自建数据集和SL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laceNet精确度和查询效率比NetVLAD更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湖山铀矿现有的“2阶段3模型”体系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更为系统、完善的“3阶段5模型”体系,即包括地质勘探阶段的地质资源模型、采矿设计阶段的中期资源模型和台阶预测模型、采矿生产阶段的品位控制模型和矿块组合模型,实质性地改善了湖山铀矿现场的采矿生产流程,提高了矿山的生产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氩弧熔覆技术,以镍粉、硅粉、铌粉和碳粉为原料,在Q345钢基材表面原位合成Ni-Si-Nb-C复合涂层,应用SEM,XRD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物相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与基体界面无气孔、无裂纹,呈冶金结合;复合涂层组织由γ-Ni,Ni3Si,Nb C和α-Fe组成。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1100 HV0.1,较基体提高3倍左右;复合涂层提高了Q345钢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6.
区域的潜在放射性危险(首先是氡危险)性取决于下列主要因素: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岩石的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放射性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地质特征、地震活度、人为活动。为了进行放射性生态地质分区,广泛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法,方法的相互关系与工作量依据研究的比例尺而改变。放射性生态地质危险性的区域评价在定性的水平上完成,详细评价则是根据现行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熔覆多元镍基涂层-基体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FV520B不锈钢基体上,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制备多元镍基涂层,研究不同成分配比涂层-基体协同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涂层的表面及界面形貌,并对涂层-基体进行了拉伸及高温压缩性能测试,得到各涂层的抗拉强度及高温变形抗力,对比分析组织、相分布特征及涂层成分对涂层-基体系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等离子熔覆涂层组织致密,界面处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这种结合方式可提高涂层-基体的综合力学性能;涂层-基体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及变形抗力,且涂层的成分、组织及相分布特征是影响涂层-基体协同形变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中,Ni60+20%Ti涂层材料的抗拉伸性能最好,抗拉强度高达921 MPa,较基体材料提高了19.6%。Ni60+30%Ti+10%WC涂层-基体的高温力学性能最好,高温变形抗力达687.87 MPa。结论等离子熔覆多元镍基涂层使基体材料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且高温变形抗力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应用地震勘探、重力测量、磁法和电法勘探等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构造区划和成矿区划,并根据其某些标志划分铀矿省、铀矿田和铀矿床。  相似文献   
9.
10.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以科技为发展重点的小型或微型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的群体。近年来,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未来大型高科技企业的萌芽和基础。现今,全国已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举措,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共获项目资金资助3966万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79%。全区共有52家企业的95项产品分别列入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也为企业乃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