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当前高原地区部队在执行野外驻训、边界巡逻驻扎、作战行动时缺乏专门针对高寒、缺氧环境宿营装备的突出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智能化野战移动富氧膜舱,在先进气膜建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高效集成采暖设备、制供氧设备、膜主体结构等单元模块,提供富氧、增压、采暖的内部环境,同时整体质量较轻、体积较小,现场组装时间可在3...  相似文献   
2.
借助双丝电弧喷涂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高硬度、高强度的FeNi(WC)复合涂层,并对涂层显微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截面显微组织形貌,并用其配置的X射线能谱(EDS)对涂层不同区域进行能谱分析,确定涂层中元素组成及分布情况,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进行相组成分析,并使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定涂层的孔隙率,采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定了基体和涂层显微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双丝电弧喷涂技术所制备的FeNi(WC)复合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组织均匀致密,涂层中含有部分孔洞和裂纹,但对基体的整体性能影响不大。FeNi(WC)复合涂层中主要物相为Fe和Ni组成的金属固溶体化合物FeNi、Fe_3Ni_2和硬质相WC、W_2C。基体平均显微硬度为213 Hv_(0.1),涂层平均显微硬度高达714 Hv_(0.1),约为基体硬度的3~4倍。涂层EDS面扫描得出涂层中元素均匀混合分布,C和W均匀分布在Fe和Ni元素之间,O元素的存在是喷涂过程中氧化所致。FeNi(WC)复合涂层是由Fe、Ni、C和W等主要元素组成的粘结相和硬质相交叉分布形成的典型层状结构,粘结相中弥散分布的硬质相使得涂层的硬度及整体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耐磨涂层的主要制备技术以及国内外激光熔覆技术、超音速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爆炸喷涂等耐磨涂层制备的原理和特点。总结了各种技术所制备耐磨涂层的特点,并分析了各涂层制备技术的特征和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各种耐磨涂层制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制备苦参碱-6和左旋肉碱-柠檬酸2种离子液体,分析其结构和热稳定性。研究Si_3N_4球与316不锈钢、Al、Cu、Ti 4种金属基体对摩时,2种离子液体作为润滑剂的润滑性能,并与美孚一号润滑油的润滑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离子液体在不同基体上具有不同的润滑效果,其中左旋肉碱-柠檬酸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其润滑下基体表面磨痕较均匀光整且磨损体积小;左旋肉碱-柠檬酸润滑效果较美孚一号润滑油更好,这是因为其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了有效的物理吸附保护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并生成了更加复杂的含铁化合物润滑涂层,二者共同作用提高了润滑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状,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用本土设计进行解决。首先介绍了本土设计的概念,然后对进行本土设计的原由进行了分析,最后以重庆地区为例,提出本土设计应该注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注重建筑的地域性;注重建筑与"本土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螺旋形螺纹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螺纹表面应力分布等数值计算验证模型方案的有效性,并对扭转载荷下螺纹结构的力学特性开展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螺纹结构在加、卸载阶段均经历了黏着、部分滑移和宏观滑移3种状态;在拧紧过程的宏观滑移阶段由于轴向力增大,扭矩呈上升趋势,在拧松过程中由于轴向力减小,扭矩呈下降趋势。在螺纹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扭转载荷作用下带升角的三维螺纹结构,通过增添宏观滑移时的残余刚度和扭矩整体修正量,建立了修正的IWAN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修正的IWAN模型能较准确地重现有限元模拟结果中扭矩与转角的关系,且3个Jenkins单元模型组成的修正IWAN模型即可足够精确地还原有限元模拟得到的耗散能。  相似文献   
7.
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是热喷涂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面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超音速火焰喷涂因其所制备的涂层质量优良,可以说是最具发展前途的热喷涂技术。作为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的子系统,喷枪是获得优良喷涂涂层的必要保证;然而,超音速火焰喷涂枪中的冲蚀磨损不仅会对喷枪自身造成严重磨损,而且还会影响喷涂涂层的性能质量,从而导致材料的损耗和浪费。介绍了冲蚀磨损分类及其理论模型,对超音速火焰喷涂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超音速火焰喷涂枪内表面的冲蚀磨损以及冲蚀磨损的影响因素,最后归纳了目前控制超音速火焰喷涂枪冲蚀磨损的有效措施,可为以后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