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新型导弹的装备虽大大加强了舰艇部队的作战能力,但导弹发射时所产生的强脉冲噪声将严重威胁有关舱室和战位人员的安全。在某型导弹实艇发射试验中,我们进行了脉冲噪声的测试和动物试验,较详细地观察了脉冲噪声对听觉器官的损伤,并根据人与豚鼠耐受性的差异,对有关舱室和战位人员的安全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目的为探索强噪声及脉冲噪声的内耳损伤机制。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同一标本外毛细胞内外结构的变化关系。实验用动物为耳廓反射正常的健康豚鼠、分为噪声组、脉冲噪声组和对照组。 噪声对耳蜗的损害主要有机械、血管和代谢三方面的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噪声作用后外毛细胞亚微结构的改变要比细胞表面纤毛的改变来得早,在外毛细胞纤毛出现紊乱脱落时,细胞内已有大量空泡形成和线粒体的改变、从外毛细胞损害的过程来看,噪声作用后早期病变较轻,几天后出现变性坏死,十余天后开始疤痕修复。本实验结果提示,噪声作为机械能,它可引起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慢性噪声暴露对听觉中枢的影响,本实验采用7只豚鼠进行连续噪声暴露,强度105dB(A),每天8小时,暴露45天后断头处死,立即取上橄榄复核及下丘制作电镜标本观察,发现神经细胞和树突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线粒体气球样变或膜破裂。粗面内质网扩张,糖原颗粒脱落,滑面内质网肿胀扩张,细胞间质水肿,突触小泡减少,细胞核仁靠边,核染色质减少。神经纤维髓鞘板层分离、肿胀和断裂。细胞内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增多。实验结果表明,慢性噪声暴露可引起听觉中枢神经细胞内亚微结构、神经纤维及神经细胞本身的病理改变,其中以线粒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射频阻断鼻腔副交感神经治疗常年忭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鼻内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对照组37例,应用鼻内类固醇激素治疗.随访6月以上,采用症状体征积分和鼻声反射检查两项指标对远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其中显效2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2.2%,其中显效9例),P<0.01.鼻声反射检查示鼻腔最小截面积和鼻阻力较术前有改善(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治疗PAR,不仅对喷嚏、鼻痒等症状控制作用显著,对于鼻腔通气功能的改善亦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范静平 《声学技术》2006,25(6):668-668
2006年11月23日下午,上海市声学学会生理声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举行学术会议,会议由范静平、殷善开主持。有来自上海市的34名耳鼻咽喉科医师及听力学研究者参加,会上分别由仁济医院、海军医学研究所、长征医院和第六人民医院专家作生理声学专题报告,并进行了热烈讨论,对进一步促进上海地区生理声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应用形态学检查、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及铺片技术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的增压速率引起的豚鼠听觉损伤特征。研究表明,较低的增压速率主要引起鼓室和圆窗的病变以及内耳外毛细胞的损伤,部分动物出现前庭功能障碍;较高的增压速率主要引起鼓膜破裂,而鼓室、圆窗及内耳的损伤均较轻。根据实验结果对不同的损伤机制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尽管增压速率低,不致产生鼓膜破裂,但也会引起较重的听觉损伤。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小剂量γ射线对内耳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豚鼠听泡区受到20Gy60Coγ线照射后,听反应阈无明显偏移,耳蜗行细胞无明显受损。然而,当受照射20Gy的豚鼠和未受照射的对照豚鼠同样接受105dBA的噪声作用30min,暴露后8h未受照射的豚鼠仅有6.5dB的阈移,而受照射豚鼠则有13.5d的阈移。两者差异非常显著。此外,噪声作用后受照射豚鼠耳蜗毛细胞的损伤较重。结果提示:豚鼠耳蜗在小剂量的γ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