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低温保护剂溶液固化性质的DSC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玻璃化转变,中低浓度区溶液形成的是部分晶体的玻璃态,紧接着在高浓度区溶液形成完全的玻璃态.部分玻璃化的温度不随浓度变化,而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形成反玻璃化的浓度范围比较小,反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保护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明显差异,则反映它们在玻璃化能力方面的强与弱.  相似文献   
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Pyris-Diamond DSC),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过冷行为、水合性质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过冷度和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各低温保护剂在水合性质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体现了保护剂的官能团(羟基、甲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保护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明显差异,则反映它们在玻璃化能力方面的强与弱.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er,DSC)测量了牛乳分别在4、10、15、25℃存放1~5d后的冰点、比热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4、10、15、25℃存放1d后,杯装牛乳的冰点由-0.13℃分别降到-0.22、-0.76、-1.62、-2.55℃。新鲜牛乳在4、10、15、25℃存放5d后,牛乳的比热(约56℃)由3.870J/g·℃增加至3.939、3.945、3.961、3.962J/g·℃。以牛乳存放4℃下1~5d后,各营养成分随存放时间的变化为例,对牛乳的比热进行了估算。牛乳比热的估算结果比牛乳比热(约56℃)实测值小。与新鲜牛乳比热相比,存放不同时间的牛乳比热(约56℃)实测值变化量与比热估算值的变化量之间的偏差在0.008J/g·℃。  相似文献   
4.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兔主动脉血管在相变温区比热容的变化;定量研究了不同浓度低温保护剂(CPA)的水合作用对主动脉血管比热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DMSO)浓度越大,主动脉血管的比热峰值越小,当浓度达到15%时,其峰值只有0%时的1/2左右;无DMSO时的结合水含量为0.119g/g水,而含15%DMSO时的结合水含量达到0.411 g/g水,使得冻结完成后的表观比热反而更大.根据实验数据,修正了已有相变区间表观比热容的关系式,该关系式可应用于对血管进行低温保存时的传热以及热应力模型分析求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