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4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双组分室温固化型低表面能氟涂层的配合技术,所用材料的物化特性;讨论了基料、填料、助剂等对氟涂料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氟涂层的表面能为10.6 mJ/m2,疏水角可达到122°,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4H,同时涂层具有耐腐蚀和耐化学性等性质。  相似文献   
2.
等径角挤压法制备超细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总结了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晶粒细化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挤压温度、挤压速度在ECAP过程中对材料的影响,简述了ECAP的变形途径、变形次数对材料晶粒、材料变形量的影响。论述了由等径角挤压方法制备超细晶材料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Ag-Cu合金熔体的过热处理,研究了不同生长速率时的平界面的结晶位向,发现高的熔体温度使平面单晶的位向产生分支现象。应用Leonard-Jones势能和团簇概念分析了位向分支的形成原因,表明团簇状态在母相中的分布对结晶取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Cu-Cr自生复合材料定向凝固试样的轴向拉伸性能和拉伸断裂机制,探讨了凝固速率对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Cu-Cr自生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常温拉伸性能,随着凝固速率增加,材料的轴向拉伸强度呈上升趋势.断口形貌观察表明:复合材料中的纤维状共晶体(α β)是应力的主要承载体,共晶体的断裂是Cu-Cr自生复合材料断裂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运用Bridgman技术制备Cu-Cr自生复合材料,研究了凝固方法和凝固速率对凝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性能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组织是由α基体相和分布于α相间的纤维状共晶体复合组成,随凝固速率增加,各组织生长定向性变好且径向尺寸均得到细化;致密、均匀、规整排列的组织减少了横向晶界,而复合材料的断裂受共晶增强体的断裂控制,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塑性、导电性均高于体积凝固试样,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无压浸渗工艺,成功制备出Al/70vol%Sip复合材料,对Al-Si体系进行了自发浸渗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并分析了组织中残留微细孔隙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由于存在冶金润湿,在毛细压力作用下,Al合金液能较好浸渗Si多孔预制体,浸渗深度与时间成抛物线关系;采用饱和成分的Al合金浸渗,可有效抑制对Si预制体的溶解浸蚀;对复合材料浸渗组织观察表明,Si颗粒发生钝化,相邻颗粒融合连接,呈连续三维网状.  相似文献   
7.
以定向凝固Cu-Cr自生复合材料为对象,研究了凝固方法、凝固速率对凝固组织的影响,并观察了断口形貌,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结果表明:Cu-Cr自生复合材料的定向凝固组织是由α基体相和分布于α相间的纤维状共晶体组成。随着凝固速率增加,复合材料中的纤维状共晶体分布规整、均匀,横向晶界减少;断口形貌表明共晶体成为应力的主要承载体,共晶体的断裂是自生复合材料断裂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不粘薄膜的微/纳米结构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通过化学腐蚀方法在铜基底上制备出高性能的不粘薄膜.具体为首先将分析纯HCl、HNO3、HF按体积比15:5:1混合,配制成腐蚀液对铜片进行腐蚀,构建出具有类荷叶表面的微/纳米结构,接着用按体积比1%配制好的氟硅烷溶液对该基片进行修饰,经风干后就制备出了具有超疏性能的不粘薄膜.试验中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得改性前清洁的铜基片对水、蓖麻油和丁羟胶的接触角分别为80°,25°和50°;相比而言,改性后的铜片对以上液滴的接触角分别为153°,137°和142°,用CB方程计算出改性后铜片表面细微结构中与液滴接触的空气膜所占的比例约为0.93.试验证明,不粘薄膜的超疏性能的实现是由微/纳米精细结构和低表面能的氟硅烷薄膜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LYP和ROBLYP交换.相关泛函,基于YBa2Cu3O7单晶胞即39个原子组成的团簇模型,计算了其能隙、磁化系数、电子比热及比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分析了在不同温度下其最高占据态的分子轨道图.结果表明,YBa2Cu3O7存在3个特征温度Tc、T*和T0,在正常态存在赝能隙,并且其超导能隙和赝能隙均具有d波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大块高温超导氧化物单晶生长研究中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超导大块单晶体,可以用于精确地测定其晶体结构,掌握结构与各种物性的关系,获得反映其内禀性质的各种信息,对理解和解释高温超导电性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优质的单晶样品也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由于高温超导氧化物晶体生长过程中均存在包晶反应及包晶转变,且从液相凝固为固相的过程为非同等成分转变,使这种大块单晶十分不易获得,特别是YBCO,由于其液固相线较陡,制备更为困难.本文讨论了与高Tc氧化物超导单晶生长有关的晶体生长物理理论,以及制备超导氧化物单晶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问题,特别是影响其生长速率的因素以及提高生长速率的方法.同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