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9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缓冲溶液法制备出NiO—GDC复合粉末,该粉末压制、烧结后再经氰气气氛还原得到Ni—GDC金属陶瓷阳极。使用XRD,TEM,SEM对NiO—GDC和Ni—GDC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测定了阳极还原前后的相对密度、总孔隙率及开孔隙率。实验结果表明,由于NiO转变为Ni,有O的火上,使得还原后试样的相对密度明显下降,而孔隙率由15.4%提高到29.6%,且开孔隙率达到23.1%,可满足阳极作为燃料扩散通道的作用。多孔结构的Ni—GDC金属陶瓷阳檄有望成为中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2.
李永绣  胡春燕  黄婷  罗军明  罗朋 《稀土》2006,27(1):23-25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从氯化钕料液中沉淀钕,经陈化结晶制备碳酸钕。研究了温度、加料比等结晶条件对结晶速度和结晶碳酸钕中氧化钕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晶陈化温度的提高,结晶碳酸钕中氧化钕含量升高,而增大碳酸氢铵加入量则使氧化钕含量降低。当碳酸氢铵与氯化钕的物质的量之比控制在2.0∶1~3.0∶1,陈化温度控制在60℃以上,均可制得氧化钕含量在60%以上的碳酸钕结晶。  相似文献   
3.
利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方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Al62.8Cu25Fe12Y0.2稀土准晶涂层。用Quanta2000型扫描电镜(SEM)分析涂层形貌,D/MAX-RC型衍射仪分析其相结构,HXZ-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在MM2000型实验机上进行室温滑动干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Al62.8Cu25Fe12Y0.2稀土准晶涂层相结构中除少量Y的稀土化合物相(β相)外,主要是准晶相(Ⅰ相),其涂层显微硬度有较大提高,而且稀土准晶涂层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有效预测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冷却过程中累积的残余应力,降低残余应力对涂层稳定性的影响,需寻求可靠的热障涂层应力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生死单元法建立了等离子喷涂ZrO2涂层的有限元模型,高斯热源模拟等离子喷涂热源工况,研究涂层冷却至室温的残余应力及其分布。使用X射线衍射法、拉曼光谱法对等离子喷涂制备的ZrO2涂层进行残余应力检测。结果 通过有限元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喷涂涂层冷却到室温后其中心区域的残余应力与边缘位置相比较大,主要集中在热流中心区域;每层涂层结合界面处会产生较大应力,致使应力沿涂层厚度方向变化明显。涂层的等效应力为160~220 MPa。采用X射线衍射法检测涂层存在180~185MPa残余应力。标定ZrO2涂层的拉曼-应力因子为8.33 (cm·GPa)-1,计算得到涂层存在残余应力为174~180 MPa。对喷涂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后,其残余应力有一定程度的释放。结论 使用有限元能有效模拟等离子喷涂至室温时涂层内部残余应力,与XRD、拉曼光谱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MAO)在硅酸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中对高铌γ-TiAl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涂层以提高γ-TiAl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工作站和箱式电阻炉高温氧化测试分析涂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相组成、元素化学结合状态、耐蚀性和高温氧化行为。XRD和XPS结果表明,陶瓷涂层主要由Al2TiO5、SiO2和Nb2O5组成。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厚度约2.15 μm。高铌γ-TiAl合金经微弧氧化处理后,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降低近1个数量级。微弧氧化处理试样在800~900 ℃中的氧化增重仅为基体的8.9%~37.5%。微弧氧化陶瓷涂层将基体的氧化激活能从247.79 kJ/mol增加到涂层试样的574.41 kJ/mol。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备了多孔TiC/NiTi复合材料,研究了TiC含量和NH_4HCO_3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iC颗粒均匀弥散地分布在多孔NiTi合金基体中,TiC与NiTi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多孔TiC/NiTi复合材料由NiTi、Ni_3Ti、Ti_2Ni和TiC相组成。TiC颗粒未改变多孔NiTi合金的相组成,但使合金孔隙数量减少而孔径增大。随着TiC含量的增加,多孔TiC/NiTi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增大。当NH_4HCO_3含量为0时,随着TiC含量的增加,多孔TiC/NiTi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先增加后降低,在5 mass%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63.22 MPa和6.87 GPa。当NH_4HCO_3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TiC含量的增加而下降。TiC颗粒的添加对多孔NiTi合金的抗弯强度具有负面影响,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着TiC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此外,NH_4HCO_3可大幅度增加多孔TiC/NiTi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但同时也大幅度降低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7.
Y2O3isoftenusedinthemanufactureofphos phorsandceramics[1~3].However,itisalsousedas selectivecatalysts[1,4,5],suchasforthedehydrationof2alkanols,thedimerizationofmethane,1butene isomerization,hydrogenationof1,3butadieneandac etonealdoladdition,andsupport[6,7]formetalsthat catalyzetheformationofmethanolfromCO2andH2.It iswidelyacceptedthatthecatalysispropertiesofox idesdependstronglyontheirphysicalcharacteristics,especiallyontheirspecificsurfaceareaandporous structure.Agreatdealofattentionhasb…  相似文献   
8.
Ce0.8Sm0.1Gd0.1O1.9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Sm、Gd共掺杂CeO2的Ce0.8Sm0.1Gd0.1O1.9(SGC)电解质粉末。研究了工艺条件等对粉末的相组成、结构、颗粒大小的影响。并对SGC烧结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的SGC电解质粉末有良好的烧结性,1 400℃下得到的SGC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大于93%。电性能测试表明烧结体在中温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氧离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传统钨极电弧真空熔炼技术制备了NiTiCu形状记忆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接触角测试、硬度测试及电化学工作站,对铸态NiTiCu合金的金相组织形貌、相组成、润湿性、硬度和耐蚀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iTiCu合金主要由B2奥氏体相和B19′马氏体相组成,并随着Cu含量的增加。马氏体相的衍射强度增加,铸态NiTiCu合金呈现出典型的铸态金相组织,心部为粗大的等轴晶,边部为细小的等轴晶,而中间为柱状晶。NiTiCu合金的接触角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硬度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蚀性研究发现,NiTiCu合金的耐蚀性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以Y2O3(4N)和La2O3(3N)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Y1.8La0.2O3粉体,粉体压制后氢气氛下分别采用常规烧结和微波烧结制备Y1.8La0.2O3透明陶瓷。结果表明:900℃煅烧2 h制备的粉体近似球形,粒径约40~60 nm,采用氢气氛下1450℃微波烧结30 min下,可以获得致密性较高、晶粒细小、韧性好、透光率较高的Y1.8La0.2O3透明陶瓷。与常规气氛烧结相比,微波气氛烧结温度明显降低,时间显著减少,且晶粒更细小,其断裂形式由常规烧结时的沿晶断裂逐步过渡到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