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8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451篇
工业技术   1132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529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5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分别以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和肉桂酸为原料,经过酰氯化与天然二氢黄酮化合物橙皮素反应得到3种橙皮素酯类衍生物,并鉴定了它们的结构。体外比较测定了它们在多个浓度下清除羟自由基(·OH)、2,2-二苯基-1-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的活性,并研究了它们对亚油酸自氧化、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抗植物油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此3种橙皮素酯类衍生物在体外自由基测试模型中均具有清除活性,并且与浓度呈正相关性,橙皮素-7-苯甲酸酯(化合物2)和橙皮素-7-山梨酸酯(化合物3)对亚油酸自氧化、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抗植物油氧化能力均强于橙皮素,可作为食品抗氧化剂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瓜蒌新品种皖蒌15号是以皖蒌7号为母本,1号雄株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根据对定植后1年生瓜蒌和2年生瓜蒌的适应性、熟性、丰产性、抗病性、产籽率鉴定结果,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炭疽病、根结线虫病,抗逆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精炼菜籽油和25#矿物绝缘油浸渍绝缘纸,并对浸渍后绝缘纸在20~120℃温度范围的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和击穿电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精炼菜籽油浸渍后绝缘纸的相对介电常数升高;高温下介质损耗角正切值降低;工频短时击穿电压升高,耐长时击穿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各国核安全法规和核安全监管当局对核电厂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论文基于三代核电厂的设计和严重事故管理情况,研究了严重事故下设备可用性论证方法,并针对具体核电厂完成了严重事故管理所需设备仪表的可用性论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可用性论证方法、严重事故所需设备仪表分类、设备仪表的运行时间、严重事故环境条件分析等。  相似文献   
6.
7.
8.
9.
车鑫  程世丹 《华中建筑》2020,38(8):85-90
校园空间承载了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师生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校园的各个功能空间中,教学空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空间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教学空间也是校园空间之中较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因为容纳的人数之多、受众面之广,教学空间的可达性与其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联系。该文利用空间句法原理,以武汉大学工学部教学楼为研究对象,采用了Depthmap为分析软件,选取轴线方法来分析教学空间的整体特征与局部特征,定量分析出武汉大学工学部其他空间与教学楼空间之间的可达性,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其活力特征结论以及在规划角度下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建项目因其施工点多、服务周期长、预制构件使用率高等特点,BIM还未能得到系统的应用。本文以六盘水市大董公路项目为案例,分析、阐述通过将BIM技术与GIS和数字化模块进行有机结合,攻关基建项目施工难点,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中,BIM模型提供工程设计信息,并为后续应用提供数据载体; GIS为整个项目赋予地理位置信息,使得后续的车辆跟踪、材料监管具备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同时,现场设置的大量的应力监测模块、电子地磅、隧道定位、炸药库红外监测等数字化模块,实时采集现场施工信息,并最终集成于BIM管理平台,极大地优化改善了传统的项目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