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晶Mg2Si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的制备及微结构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机械合金化及热压方法制备了纳米晶Mg2Si块体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宏观密度测定对合成粉体及块体样品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正己烷作为合金化过程控制剂能有效避免粉体板结、团聚及防止合成粉体的氧化;合适的工艺参数(如配球、球料比及球磨转速)可有效促进合金化和降低杂质含量;配镁量对获得纯相Mg2Si块体至关重要;热压压力增大能显著提高Mg2Si块体的致密度;在1.5 GPa压力热压获得了相对密度大于98%、晶粒度为69 nm的纯相纳米晶Mg2Si块体.  相似文献   
2.
Ag—Cu纳米合金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分辨电镜(HREM)对气相凝聚法制备的Ag1-xCux(0.05≤x≤0.40)纳米合金样品中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合金样品中,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界面亚稳相的形成,且晶界具有有序的原子结构样品中两组元的等轴纳米晶粒分布均匀,但随着Cu含量的增加,Cu颗粒出现明显的偏聚和粗化;与稳定相相比,富Ag和富Cu相的点阵常数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王莉  秦晓英  朱晓光  张建 《材料导报》2008,22(Z1):31-33
采用机械激活固相反应及真空热压方法制备纳米晶Mg2Si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研究表明,过量Mg配量对获得纯相Mg2Si至关重要.在1.5GPa压力于450℃热压得到的纯相Mg2Si纳米块体(相对密度D~98%,晶粒度d~54nm)断裂韧性达1.67MPa·m1/2,较常规粗晶Mg2Si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热压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Mg0.97X0.03)3Sb2(X=Mg、Cr、Cu、Ti),进行了微结构表征和电阻率测量。结果表明其平均晶粒尺寸不超过40nm。(Mg0.97X0.03)3Sb2晶体结构四面体位置的Mg-Sb结合距离变短,共价性增强。室温电阻从543Ωcm(Mg3Sb2)下降到137Ωcm((Mg0.97Cr0.03)3Sb2)、121Ωcm((Mg0.97Ti0.03)3Sb2)、109Ωcm((Mg0.97Cu0.03)3Sb2)。替代样品的电阻在低温时为变程跳跃电导。电阻率的降低是由于替代形成的晶格中化学环境变化,原子间结合强度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5.
惰性气体凝聚法制备纳米NiAl合金的结构及磁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研究用惰性气体凝聚法制备纳米NiAl合金固体的结构。结果表明,纳米NiAl合金晶体结构与常规NiAl结构一致,平均粒度为8.6nm,,具有较大的晶格畸变,长程有序度有所降低。退火实验显示,当温度低于800K时晶粒不明显长大,具有较好的抗晶粒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6.
综合分析了高致密度(密度为常规多晶银的95%)纳米银固体的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真空加热实验的结果后,发现在高致密度纳米银固体内,除了空隙后,还应当有一定数量的微孔道存在。其中一些微孔道开口于纳米银固体的表面,外界气体可以通过这些微孔道进入纳米银固体内部。  相似文献   
7.
以钠硫单体实验电池(型号为NS-2)为研究对象,通过60个充放电循环,研究了循环次数和放电深度对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NS-2型钠硫电池在20Ah以内有一个较好的放点平台。根据输出电压对循环次数曲线的拟合公式推算,NS-2型钠硫电池可达到1250次循环。  相似文献   
8.
层状结构TiS2具有准二维结构,高热电势(室温时S≈250μV/K)和大的热电功率因子,作为热电材料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通过固相反应法,我们分别用原子量大于和小于Ti的原子部分替代Ti位引入替位缺陷(NiTi″,AlTi′,MgTi″),合成了不同元素替代掺杂化合物M0.04Ti0.96S2(M=Ni,Al,Mg),在5-310K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各化合物的电阻率、热导率及热电势率与温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Ni、Al、Mg三种元素的掺杂均引起了主体材料从金属性到半导体导电性质的转变,且在低温范围内呈现莫特二维变程跳跃电导规律,lnσ∝T-1/3,表明了TiS2的二维导电机制。值得注意的是:①Mg、Al的掺杂引起了热电势绝对值的显著增高,特别是Al掺杂的化合物在310K时热电势率为-500μV/K,达到了纯TiS2的200%;②Ni掺杂也在整个研究温区引起热导率的明显下降,而Mg、Al的掺杂却在整个研究温区引起热导率的明显升高。由于电阻率的增大,Ni、Al的掺杂均没能使得材料的ZT值有所提高,而Mg的掺杂明显地提高了TiS2的ZT值,在310K其ZT值是纯TiS2的1.6倍。这表明元素掺杂是提高材料的热电优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摘要:近年来,公司、机构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组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拓展业务范围。有的公司、机构出资比例较高,甚至在80%以上;有的在有限合伙企业投资委员会中占主导地位,但如何认定其是否执行了合伙企业事务,对有限合伙企业是否构成控制并纳入合并范围,其认定依据不充分。同时亦存在投资者与经营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在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前,需加强对公司、机构特别是上市公司组建有限合伙企业信息披露的管理,避免表外风险,也要督促普通合伙人加强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机械-化学法成功地制备出纳米g-72Ni28Fe合金,通过XRD、TEM、SEM、EDS、BET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球磨时间及氢气还原温度对粉末结构、颗粒尺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600℃氢气中还原、原位合金化30min,g-72Ni28Fe合金的晶粒在10~30nm,平均颗粒尺寸为50~60nm,其杂质含量很低;还原温度低于600℃难以完全合成g-72Ni28Fe,而还原温度高于850℃时,晶粒会迅速长大(D111>12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