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2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电子拉伸实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研究了单辊搅拌冷却技术(Shearing-Cooling-Rolling,简称SCR)成形Al-3Mg-0.4Sc合金线材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经SCR成形的合金线材晶粒组织非常细小,Sc主要以初生Al3Sc粒子和次生Al3Sc粒子存在。初生Al3Sc粒子是在SCR成形中凝固形成的,作为非均质晶核细化合金晶粒。次生Al3Sc粒子是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沉淀析出的,有效钉扎位错和亚晶界,抑制合金再结晶。d5.9mm合金线材320℃时效2h的抗拉强度为425MPa,延伸率为19.8%。SCR成形Al-3Mg-0.4Sc合金具有较高强度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SCR成形单辊剪切细化晶粒和初生Al3Sc粒子作为非均质晶核细化晶粒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细晶强化;2)适当热处理过程中沉淀析出的细小、弥散的Al3Sc强化相粒子的沉淀强化。  相似文献   
2.
A2017半固态合金二次加热工艺及组织演化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相同加热温度条件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逐渐长大和球化,液相分数增加;提高二次加热温度,晶粒长大和球化速度加快.在620~625℃加热,保温40~60min,可获得由均匀球形晶粒悬浮于液相组成的半固态组织,晶粒大小为70~90μm,液相率为40%~45%.而常规铸造枝晶A2017合金坯料二次加热后仍然保留粗大的枝晶网络结构.半固态合金锭坯二次加热初期晶粒的熔合合并是晶粒长大的主要方式,相界面能的升高和相界面表面张力是组织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固反应合成技术,通过铝熔体润湿经活化与助熔处理的无定型石墨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Al-5%Ti-0.25%C细化剂合金,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研究了该合金的组织特性与细化性能.结果表明:Al-5%Ti-0.25%C细化剂合金组织由Al基体、针状及片状TiAl3相和TiC粒子团簇组成,且部分TiC粒子与α-Al基体存在晶体取向关系;Al-5%Ti-0.25%C细化剂具有优异的细化a-Al晶粒的性能,细化接触时间和衰减时间分别为2.5min和110min.  相似文献   
4.
SCR技术半固态制浆及组织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辊搅拌冷却技术(Shearing-Cooling-Rolling,简称SCR)制备A2017合金半固态浆料,对SCR工艺参数对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以及组织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体浇注温度和辊靴型腔高度对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显著,降低熔体浇注温度或减小辊靴型腔高度,半固态浆料组织从粗大的枝晶和菊花晶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晶或球形晶.组织形成机理分析表明,熔体首先在工作辊和靴子表面形核生长,在液流冲击及剪切搅拌的作用下晶核脱落游离进入残余液相区长大成菊花晶,在强烈剪切搅拌作用下,菊花晶断裂破碎最终形成非枝晶组织.  相似文献   
5.
A2017合金半固态压缩的变形机制和成形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leeble-1500热学-力学模拟机,对A2017半固态合金进行半固态压缩变形实验,分析了应力-应变曲线和组织变化,研究了压缩变形机制及成形性能结果表明,用单辊搅拌冷却(SCR)技术制备的A2017半固态合金的组织为细小均匀的非枝晶等轴晶,二次加热后可转化为均匀的球形晶和共晶液相组成的半固态组织;A2017合金半固态压缩变形的塑性好、变形抗力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者变形速率的降低,变形的抗力降低.在稳定的流动变形阶段,A2017合金的半固态变形机制主要由液相流动和固相颗粒的转动与滑动组成,触变性能稳定,最大半固态加工变形范围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年产50万t·a-1合成氨装置配套氨站的扩能改造设计,根据氨站的储存规模和功能,确定以现有2个5000 m3球罐储存为主,新建1个20000 m3低温常压罐作备用储存的组合储存方式。通过计算比较不同存储流程下的氨制冷冰机能耗,选择在球罐和常压立式罐之间设置闪蒸罐以实现气氨分级压缩冷凝的优化方案,达到提高冰机制冷效率,有效降低系统用电能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顺成 《安徽建筑》2000,7(6):86-87
结合不锈钢小径管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工程实践,综合介绍奥氏体不锈钢和小径管对接焊缝两种探伤方法,论述了仪器、探头、试块及参数的选择方式与要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铸锻一体化成形技术制备A356铝合金汽车制动器卡钳,研究了启锻时间对卡钳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启锻时间的延长,锻压对模腔内凝固合金的强制性补缩效果越好,显微组织塑性变形越明显,卡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越高。当启锻时间大于3 s时,锻压工艺能够完全压实愈合收缩缩孔和裂纹,使显微组织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破碎细化枝晶晶粒。锻压后A356铝合金汽车制动器卡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18.5 MPa和6.6%,比未锻压卡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9.9%和34.7%。  相似文献   
9.
采用铸锻一体化成形技术制备A356铝合金汽车制动器卡钳,研究锻压变形量对卡钳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锻压变形量越大,锻压对模腔内凝固合金的强制性补缩效果越好,卡钳厚大部位的收缩裂纹越小,显微组织塑性变形越明显,卡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越高。当变形量达到11.1%时,锻压能够完全压实愈合卡钳厚大部位的收缩裂纹,显微组织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枝晶晶粒破碎细化。当锻压变形量为17.3%时,锻压后卡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15.1MPa和6.4%,比未锻压卡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增大了18.6%和30.6%。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铸锻复合一体化成形6061铝合金,研究启锻时间对6061铝合金的凝固、补缩、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靠近锻压冲头面6061铝合金为流线变形组织,中间部位晶粒则被压扁压实,靠近下模部分的合金晶粒在模具激冷作用下得到细化。当启锻时间为3~4 s时,锻压作用能够对合金进行强制性补缩和压实组织,并产生塑性变形,避免了缩孔、裂纹和组织疏松等缺陷出现。随着启锻时间的延长,热处理前后铸锻件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先增大再趋于平缓和减小,当启锻时间为4 s时,6061铝合金铸锻件的拉伸力学性能达到最高,未热处理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11.1 MPa和17.6%,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68.9 MPa和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