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时钟频率源在时域中的测量及评估方法,给出PicoTime测试仪的特征及其在时域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双向寻呼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及双向寻呼技术在电能表自动抄表系统,自动报主系统及其它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双向寻呼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真菌固液态发酵麻疯树籽,通过测定还原糖和氨态氮含量变化,判断真菌对营养成份利用情况与油脂提取效果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经黑曲霉固液态发酵预处理麻疯树籽在发酵48 h得到最大提油量,分别为32.75%(w/w)和31.95%(w/w),比对照组(27.5%,w/w)分别提高19.1%和16.2%;补充适量葡萄糖后有利于提高提油量,经黑曲霉固液态发酵预处理麻疯树籽都在发酵72 h后达最大提油量,分别为35.75%(w/w)和34.65%(w/w),比对照组(27.5%,w/w)分别提高30%和26%。经实验,黄曲霉不适于麻疯树籽发酵,发酵后提油效果没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提升老年人临终患者的尊严感和舒适性,解决其移动、如厕、沐浴等生活行为受限问题,降低照护人员身体施力负荷,设计开发一款基于Jack虚拟仿真评估的转移机方案。方法 通过对目前市场上临终关怀辅助移动类产品的调研,发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功能结构单一、操作姿势不当、使用环境受限等问题,运用Jack软件中的RULA方法评估照护人员的工作姿势风险,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及质性研究法对用户需求进行研究,结合人机尺寸分析,提出设计解决方案。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实现了转移机的方案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人机适配度评估、可视域分析、舒适度评估及快速上肢评估,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结论 设计方案提升了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了其在多种场景中的使用需求,减轻了照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为后续的老年人临终关怀转移机设计提供了理论及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中低纬度数个台站的数字测高仪观测数据分析了Es层参数的大气太阴半日变化,结果表明:Es的临界频率(foEs)、遮蔽频率(fbEs)及虚高(h'Es)中均存在太阴半日周期的振荡。foEs和fbEs的太阴半日潮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趋势非常相似,只是foEs太阴半日潮的幅度大于fbEs太阴半日潮的幅度,两者的相位几乎无差值。中低纬5个台站Es层参数的太阴半日潮幅度和相位的日变化值、季节变化值均不同,随纬度变化。foEs和h'Es的太阴半日潮存在年变化,在不同年份的相同月份,Es太阴半日潮的幅度和相位均有不同。值得提出的是我们还发现武汉foEs和h'Es的太阴半日潮最大值和武汉中层和低热层大气太阴半日潮汐风最大值出现的月份相同。  相似文献   
6.
热泵是节能蒸发设备的核心部件,文中采用经验系数法、索科洛夫法、简便算法3种计算方法,对其喷射系数进行计算,并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采用索科洛夫法计算喷射系数最为准确。并利用此方法对热泵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
自然循环外加热式蒸发器是低浓度固碱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设备。为了提高蒸发器性能,采用Fluent6.3软件对蒸发器流场内流体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得出蒸发器内流体流动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二次蒸气出口尺寸对蒸发器性能的影响,结果对自然循环外加热式蒸发器工艺条件和结构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是解决偏远干旱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技术,由于制备成本、制造工艺、蒸发性能等因素的限制,目前该技术仍难以推广应用.本文采用碳纳米管-聚乙烯醇(CNT-PVA)为太阳能吸收器,在1倍标准太阳强度(1 kW·m-2)下实现了1.43 kg·m-2·h-1的蒸发速率和92.4%的光热蒸发效率.由于CNT-PVA水凝胶对太阳能光谱良好的吸收性能和较低的散热损失,稳态蒸发阶段其表面温度达到40℃,高于本体水域温度,证实了CNT-PVA水凝胶的局域加热能力.同时,水凝胶丰富的内部孔隙可为蒸发前缘持续不断地输运水分,并为产生的蒸汽提供逃逸通道.良好的蒸发性能、较低的制备成本、简单的制造工艺等优势使得CNT-PVA水凝胶在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技术的应用中展现出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任朝辉  牛晓娟  杜静  张传博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8):117-123,130
探究中国被毛孢(Ophiocordyceps sinensis)遗传、聚酮合成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ase,NRPS)的多样性,为寻找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菌株奠定基础。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冬虫夏草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真菌ZG4-23,采用多基因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利用兼并性引物对菌株ZG4-23的PKS基因和NRPS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菌株ZG4-23的PKS基因序列和NRPS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地位。结果表明,多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ZG4-23与多个中国被毛孢菌株同源性高达99%,因此确定该菌株为中国被毛孢(O. sinensis)。菌株基因组含有PKS I、NRPS 基因,经比对,PKS I片段与已知Ophiocordyceps sinensis PKS序列相似度为99%,NRPS片段与Trichophyton rubrum NRPS序列相似度为76%。中国被毛孢具有较强合成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潜在能力,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对超临界CO2混合工质再压缩布雷顿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重点讨论了在中低温热源下(200~400℃)加入气体种类及比例、透平入口温度、透平入口压力、分流比、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对循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10%的丙烷、新戊烷、异丁烷、正丁烷均能够提高循环效率,改善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在透平入口温度低于260℃时,加入乙烷的循环热效率低于单一工质CO2。随着混合比例、透平入口温度和压力、分流比的增加,系统循环效率也随之提高。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增加,循环效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