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5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420篇
工业技术   14088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677篇
  2007年   645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632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99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72篇
  1981年   63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0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围岩受采动影响条件下巷道变形破坏与稳定性控制,以桑树坪二号井3309工作面运输平巷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一掘二采”期间大断面巷道围岩主应力差分布特征,结合现场试验,揭示大断面巷道围岩非均匀大变形破坏机理,分析提出巷道围岩非均匀变形控制补强支护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一次回采和二次回采期间,巷道煤柱及煤壁两侧煤体峰值应力差分别为7.93MPa、12.96MPa,煤柱帮峰值应力远高于煤壁帮,两侧煤体呈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②与一次回采相比,二次回采期间3309工作面运输平巷煤柱帮主应力增大11.46MPa,塑性区范围从4.5m增加至煤柱宽度,煤壁帮主应力差增加27.46MPa,塑性区增加1.5m,巷道围岩处于高强度剪应力状态,易引起大变形破坏|③基于大断面巷道两侧煤体非均匀变形破坏特征,针对性提出“一长一短”两种补强支护方案,现场试验后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强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生产实习进程、改革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强化生产实习过程控制及改革生产实习考核制度等措施,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和生产实习质量,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医用手套是能够防止人们交叉感染的常用防护用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迅速蔓延,疫情防控一线以及广大普通民众对一次性医用手套的需求与日俱增,其标准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国家标准涉及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的4项产品标准进行了解读,并分析它们与国外同种产品标准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重点指标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离子色谱的应用,改变了实验室中人工滴定、比色等最原始的分析方法,已经成为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了使用试剂少,检测灵敏度高,多项目检出限低,能同时测定多组分的优点。针对氯化物、硝酸盐氮和硫酸盐三个检测项目进行传统化学方法和离子色谱法间的比对。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数据精确和仪器的正常安全使用基础上,讨论通过改变淋洗液的浓度,减少阴离子的保留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本工作以丙烯腈/衣康酸(IA)二元共聚原丝以及丙烯腈/IA/丙烯酸甲酯(MA)三元共聚原丝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仪(TG)和热解-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Py-SVUV-PIMS)对其热稳定化过程进行研究。TG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二元共聚原丝(PAN/IA)和三元共聚原丝(PAN/IA/MA)分别呈现三阶段和两阶段的热分解过程,其中PAN/IA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均对应PAN线型分子链的断裂,但前者是由自由基环化反应放热引发的,后者则是由正常温度下的热分解所致,而单体MA的加入显著抑制了自由基环化反应,使得PAN原丝的热稳定化能够以单体IA诱导的离子型环化反应为主较平缓地进行,相应的热失重过程也由两阶段转变为了单阶段。Py-SVUV-MS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共聚PAN原丝在程序升温过程中会生成包括含氮小分子、丙烯腈单体及低聚物、成环化合物在内的三类主要热解产物,对比各类产物的生成趋势和产量,推断单体MA通过降低PAN结构的规整度,使其无定形化,从而增加环化反应的引发点,促进PAN原丝向稳定的预氧丝转变,同时由典型热解产物——甲基丙烯腈的生成路径可知,MA本身并不参与PAN大分子的环化反应,属于中性共聚单体。空气气氛下,CO2的产量差异也间接证明了MA单体能够有效提升PAN纤维的固碳能力,采用三元共聚方法制得的PAN纤维热稳定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