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平板结构预应力等效结点荷载计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预应力平板结构计算模式,对于预应力效应的计算多采用等效荷载法的概念,不适宜进行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预应力束集中布置、有效预应力沿预应力束变化较大等情况下的内力分析计算,探求一种较好的预应力束作用分析模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预应力结构两阶段受力思想和有限元分析理论,针对预应力阶段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从混凝土体受力分析出发,运用虚功等效原理,推导了预应力束在预应力阶段所产生的等效结点荷载积分表达式,从而为平板结构预应力效应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求解思路。另外从预应力束受力分析出发,运用虚位移原理,并区分有粘结与无粘结情况,提出了另一种形式更为简洁的预应力等效结点荷载积分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从防水材料、防水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回顾我国屋面防水技术的成就,阐述屋面防水技术学科的形成。根据我国屋面防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屋面防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欧新新  金崇正 《工程力学》2000,1(A01):867-871
通过对两种不同高跨比钢筋混凝土梁在其受拉区粘钢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在受拉区粘钢不仅可提高受弯构件的抗弯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其截面抗弯刚度和构件抗裂度。对钢筋混凝土梁在受拉区不卸载粘钢、卸载粘钢不同情况,提出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受变构件变形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和早期徐变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掺硅粉的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混凝土在常温常湿的室内条件下的自收缩、干缩收缩和徐变特性进行了实验测定,讨论了干燥开始龄期和加载龄期对收缩和徐变的影响,并通过引入凝结时间的要素对MC90的收缩和徐变系数预测式进行了修正,使其也能适合于早龄期。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受弯性能强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在其底部二层叠合粘钢、不御载粘钢及御载粘钢不同情况下的受弯性能和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在底部二层叠合粘钢和不御载粘钢的受弯强度承载力计算方法,为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设计及规程的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结构优化的最大熵方法用向量ε算法进行了加速,证明了加速后的算法二阶收敛,收敛速度比原算法提高一阶,且收敛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变滞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中 ,往往由于忽略了二次受力而产生的碳纤维应变滞后值 ,从而过高估计了构件的实际承载力 ,为此本文基于弹塑性理论 ,根据初始荷载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所处的弹塑性状态 ,考虑碳纤维片材加固后构件的二次受力特性 ,针对卸载和不卸载的两种加固情况 ,分析推导了钢筋混凝土加固构件受力过程中 ,碳纤维片材的应变滞后值。  相似文献   
8.
应用塑性理论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点支承单格无梁板作分析。采用塑性铰线理论,对三种可能的塑性铰线形式分别进行分析,得到极限承载力的解析式。同时给出两个方向相同极限弯矩的正方形板的破坏图式及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