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2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多物理场耦合粉末成形技术的低温超快速致密化成形机理,采用多物理场耦合粉末成形技术制备了微型铜齿轮。对铜粉末在600℃烧结过程的动力学曲线进行了分析,观察铜粉末分别在300℃、500℃和600℃烧结时试样断口的微观形貌,同时针对铜粉末烧结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分布和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多物理场耦合粉末成形技术快速升温过程中,电场和热场在粉末颗粒中分布极不均匀,粉末颗粒接触处的电流密度和温度均远远高于颗粒其它位置的电流密度和温度,为此首次提出了“电热聚焦效应”。结果表明,电场和热场耦合并在颗粒接触点处高度聚焦产生的电热聚焦效应是多物理场耦合粉末成形过程中粉末材料实现低温超快速致密化成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压力铸造工艺及模具技术的现代设计理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蓬  胡侨丹  杨屹  苏玉  王力 《铸造技术》2004,25(1):55-57
概述压力铸造工艺及模具设计理论方法的发展现状.提出压铸现代设计理论方法的基础框架.根据该理论框架的内涵,分析现代设计体系的研究要点及其实施方式,阐述其在优化与智能意义下的实际应用价值.现代设计理论方法有效地提高压铸工艺及模具技术的自主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铸造工程专家系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强  蒋玉明  杨屹  齐慧 《铸造技术》2002,23(2):77-80
简要概述专家系统技术在铸造工程中的应用;归纳国内、国外铸造专家系统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动态,探讨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工控机作为控制/处理器的放射性气溶胶在线监测仪体积大、集成度低,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因计算机死机、系统故障等导致仪器运行中断,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放射性气溶胶在线连续监测仪。该仪器在以高性能ARM嵌入式系统为核心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下,较好地实现了α能谱平滑、寻峰、峰位校正,天然氡钍及其子体放射性气溶胶扣除等关键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对监测仪进行了超过72 h的普通实验室环境的运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对α和β气溶胶的探测限分别为0.046 Bq/cm~3和0.29 Bq/cm~3。此外,通过相关试验对监测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冻干标准物质的溶剂,以重量法准确配制维生素K_1/DMSO溶液,再进行分装、冷冻干燥,经定性分析、定值分析、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和不确定度评定,研制了维生素K_1冻干标准物质。以维生素K_1纯度标准物质溶液为校准品,对得到的冻干物质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定值分析,冻干标准物质的准确定值结果为0.96 mg/m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7%。建立的维生素K_1冻干标准物质研制方法,对于临床检验中维生素K_1的准确测定和相关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以及维生素K_1长期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陈皮挥发油提取物并建立其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对不同批次的陈皮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对其共有成分峰面积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建立了具有16个共有峰的新会陈皮挥发油指纹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能将新会陈皮和其他陈皮样品准确区分开来;不同采摘期及贮存时间陈皮的成分呈现规律性特征。方法可用于不同产地、采摘期及贮存时间陈皮的鉴别,并为陈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试验温度(室温~500℃)下,对N18合金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室温~300℃温区,合金表现为明显的循环软化;400、450℃时,合金逐渐呈现循环硬化,450℃时其硬化现象更为明显;500℃时则主要表现为循环饱和。随着温度的升高,疲劳寿命先增加后降低,300℃时疲劳寿命最高。低应变幅下,温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更明显。通过疲劳断口SEM分析,室温下疲劳起源于单个裂纹源,疲劳裂纹扩展阶段的微观特征主要是疲劳条纹,局部区域出现轮胎状花样。在高温下为多裂纹源,大量二次裂纹的存在是高温疲劳断口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铸造烧结法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表面复合层的点火特征进行研究。液态成形条件下,表面复合层燃烧行为的研究表明,金属液作为热场在满足一定温度条件时(金属液的浇注温度足够高),能够激发表面复合层体系内的化学反应;表面复合层被点燃的过程表现出典型的热平板点火特征;但由于体系内“稀释”剂的存在以及液态成形热交换的特殊环境,表面复合层体系内燃烧反应的点火延迟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锆及其合金的内耗及其研究概况,总结了与氢和氧有关内耗现象的一般规律,详细介绍了位错阻尼及其振幅效应,同时还介绍了阻尼在疲劳中的应用.分析了内耗的反常振幅效应和动态应变时效微观机制的相似性及其区别.另外,也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实物期权在基础设施BOT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础设施BOT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出发,针对传统投资评价方法对基础设施BOT项目投资决策的局限性,在分析基础设施BOT项目具有实物期权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推迟期权的投资决策模型,求解了投资机会价值和最优投资决策的临界值,最后通过举例验证了该投资决策模型应用于基础设施BOT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